正文复制


山西科技报/2025 年/6 月/24 日/第 A05 版学术
信访档案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服务功能研究
吕梁市兴县信访局 刘寨连
在基层社会治理日益多元与复杂的背景下,信访档案逐渐超越原有的资料记录功能,成为回应民生诉求、促进政策落地、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其背后隐含的群众情绪、历史脉络与治理线索,构成了基层社会运行的“ 温度计” 和“ 晴雨表”。如何激活这一“ 沉睡资源”,实现档案价值的再发现与再利用,已成为探索现代治理体系效能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会员享受50万+ 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一、信访档案的基本内涵与发展演变
信访档案是记录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影像、录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料。其内容涵盖了群众反映问题的事实依据、办理过程的沟通记录、处理结果及反馈意见,是社会矛盾表达、政策执行反馈和民意汇聚的主要渠道。这些档案不仅具有行政文书的记录功能,也承载着群众情绪与公共治理互动的动态轨迹。
根据信访事项的内容和来源,信访档案可分为来信档案、来访档案、复查复核档案、领导批示类档案等多个类别。不同类别的档案有着不同的信息价值和服务导向。例如,来信来访档案体现出最直接的群众诉求;复查复核档案则揭示了治理回应的深度和合法性审查路径;领导批示类档案则体现了决策层对社会问题的重视程度与处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