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咸阳日报/2025 年/6 月/27 日/第 004 版旅游周刊
咸阳文旅 风正好 扬帆破浪势如虹
本报记者 陈静
夏日流金,蝉鸣阵阵;渭水汤汤,穿城而过;柳丝轻拂,芙蓉竞放。漫步咸阳湖畔,碧波映
照着古城新貌,千年帝都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一幅文旅融合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立于新时代潮头,咸阳市委、市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擘画“ 西部文化名市、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的宏伟蓝图。全市上下锚定南部城市休闲与滨水体验、中部历史文化与民俗体验、北部生态康养与山地度假三大核心文旅产业链,聚力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征途上,迈出铿锵有力的坚实步伐。,会员享受50万+ 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回首近年来的奋进路,咸阳文旅提升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174 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 国字号”“ 省字号” 招牌熠熠生辉,三大文旅产业链条筋骨日益强健,城市文旅魅力值显著攀升,文旅消费持续升温,市场活力加速迸发。
从“ 秦时明月 梦回咸阳” 夜游项目的华彩绽放, 点亮城市夜空, 到乾陵荣膺国家 5A 级景区,彰显历史荣光;从中国西部 AI 创新港注入澎湃科技动能,到国棉一厂纺织工业博物馆、老糖酒文创街区等工业遗存焕新集群崛起,诉说时代变迁⋯⋯在政策精准滴灌与重大项目引擎驱动的双重赋能下,咸阳正加速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一座烟火气氤氲、灵秀气流淌、青春气飞扬的魅力新城,日益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破题 擘画蓝图 激活沉睡的“ 文明富矿”
文旅兴,百业旺。文旅产业,已成为驱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根脉,旅游则是让灵魂行走、让根脉生辉的生动载体。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咸阳的答案是:规划先行,顶层擘画。
近年来,咸阳将文旅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 一市一地三链” 战略核心(即西部文化名市、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三大文旅产业链) ,矢志不渝抓项目、兴业态、优服务、树品牌,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破题起势、聚势成峰。
面对丰富厚重的文化“ 家底” 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咸阳文旅以前瞻思维和全局视野,精心绘制产业发展蓝图。《咸阳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建设提升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密集出台,如同点亮航程的灯塔,从政策扶持的顶层设计、项目建设的落地生根,到业态融合的创新发展,层层细化责任,环环压实举措,构建起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全域协同的“ 一盘棋” 推进体系。
文旅产业链建设提升工作专班应势而建,由 3 名市级领导挂帅担任“ 链长”,靠前指挥;市文投公司乘势而上,整合资源,强势崛起,成为市场运作的主力军。全市上下凝聚起“ 握指成拳”的强大合力,向着文旅融合的深水区,勇毅笃行。
攻坚 三链齐舞 锻造文旅产业“ 钢筋铁骨”
蓝图既绘,战鼓催征。项目攻坚的号角响彻渭河两岸,多元优质的文旅供给,正成为支撑咸
阳高质量发展的“ 硬核脊梁”。
项目是产业的基石,产业是城市的筋骨。唯有筋骨强健,方能行稳致远。
近年来,我市精心谋划、储备、实施的 174 个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如同 174 颗希望的种子,在咸阳沃土上扎根萌发,化作滋养产业的“ 春风雨露”,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咸阳文旅奋进路上最有力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