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郑州日报/2025 年/7 月/4 日/第 001 版
郑州加力建设文旅强市
文旅融合共赴“ 诗与远方”
本报记者 李居正
在郑州,文旅融合藏着多少种惊喜?功夫文化与千年古刹相结合,少林寺名扬四海;黄帝文化与根亲文化相连接,“ 黄帝故里” 成为城市名片;建筑文化与“ 天地之中” 相碰撞,8 处 11 项历史建筑星罗棋布于大好山河。
刚刚落幕的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 对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奋力建设文旅强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全景式文明展示体系,讲好郑州文化故事,培育独具特色的文旅文创旗舰劲旅,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建设文旅强市和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近年来,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叫响“ 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 城市品牌的同时,全力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向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不断迈进。
华夏文明在此可知可感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这片土地上有着灿烂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新郑裴李岗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大河村文化遗址以及商代都城遗址都是见证早期华夏文明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遗产,加快建设全景式文明展示体系,离不开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当文博“ 热” 起来,当文物“ 活” 起来,一座城市的文明展示窗口才徐徐打开。
“ 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竟藏着如此厚重的历史。” 今年“ 五一” 假期,郑州商都书院街考古工地成为“ 沉浸式历史课堂”,市民杨女士手持“ 宝藏任务书”,漫步在 3600 年的“ 时光长廊”,听着专业考古工作者的讲解,看着文物修复的流程,感叹着“ 文化假日” 的悠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