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湖南日报/2025 年/7 月/28 日/第 003 版大湖新记
古丈通过退箱还湖行动,再现大湖美景,文旅融合拉长产业链——
栖凤湖畔百业兴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杨元崇 李璇

栖凤湖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酉水流域,因 20 世纪 70 年代修筑凤滩水电站而形成。总面积 431 平方公里,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山奇水秀。湖面开阔水波不兴,湖岸曲径通幽,集山水林洞于一体,在湖南风景名胜中独具特色。
古丈坚持生态优先战略,通过“ 退捕还湿”“ 清网行动” 等举措,湖水水质由Ⅳ类提升至Ⅱ类,越冬候鸟数量增长 60 余倍。

6 月 25 日,记者乘一叶小舟入栖凤湖。身旁白鹭掠水荡起涟漪,远处小岛如螺郁郁青青,湖畔吊脚楼飞檐翘角炊烟袅袅,好一幅山清水秀、人湖共生的和美画卷。
湖区越冬候鸟数量从最初的 200 余只增至 1.2 万只
湘西最有名的一条河叫酉水,栖凤湖就是镶嵌在酉水上的一颗明珠。
传说,炎帝神农时期有一金凤翱翔四海,自歌自舞,一日乘风至此,看见云下山清水秀,便栖息下来,不再离去,栖凤湖因此而得名。还有传说,此湖曾是土司王练水兵之所,因战船林立故得“ 栖息岸边的白鹭凤” 之名。
1961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溪州铜柱与故宫、长城、西安碑林等首批入列。
1969 年春,因修建凤滩水电站,彭氏土司建立的会溪坪与溪州铜柱竖立地均在淹没区内。溪州铜柱被迁出保护。
著名画家黄永玉曾泛舟到此,题下“ 青山似画,碧水如诗” 的佳句。著名记者、散文家萧离蹈波湖中,发出“ 山水迷离” 的咏叹;诗人王焕驰在《观栖凤湖》中赞颂:“ 潋潋湖光秋月和,微风起处漾清波。栖凤山水翠入眼,醉举金樽酒未泼。”
船行湖上,仰见山水翠色美不胜收,俯听风起微澜鱼虾窃语。栖凤湖村X支部书记王辉把全村称为“ 守湖人”,近些年,为了大湖生态修复,全村自觉整治人居环境,家家完成改厕。“ 你们看,那块绿洲就是这里的网红打卡地,电视剧《血色湘西》大部分场景取景于此。”
文化为魂,山水为色。通过近些年的“ 退捕还湿” 工程,栖凤湖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Ⅱ类,消失多年的桃花水母重现湖中。在湖心凤卵岛上,新修建的观鸟台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湿地生态环境好不好,迁徙鸟儿用脚投票。古丈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许可青介绍: “ 近年来,飞临栖凤湖及附近湿地栖息的鸟类越来越多,种群越来越大,一些濒危珍稀鸟类,如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等陆续被发现。如今,湖区越冬候鸟数量从最初的 200 余只增至 1.2 万只。”
村民张海军自觉成为大湖候鸟保护队的一员。每天清晨,他划着小船巡湖,总会带一些玉米给鸟当“ 口粮”。“ 从前靠湖吃湖,现在要护湖养湖。” 他告诉记者,如今在栖凤湖湿地保护区,古丈县候鸟保护站设立 13 个监测点和 13 条巡查线路,24 小时轮班值守,为迁徙候鸟保驾护航。
“ 产业转型虽然艰难,但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