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重庆科技报/2025 年/6 月/24 日/第 009 版理论
乡村数字化文旅优化路径研究
——以陕西乡村文旅发展为例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蔡丰蔚
一、陕西省乡村文旅发展现状
根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相关资料,陕西省近年来已形成规模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陕西省先后有超过 400 个乡村被评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及省级旅游示范村等,然而陕西省开发文旅产业的乡村占总体乡村比例不足 3%。当前,越来越多的乡村正通过非遗活化、农文旅融合、红色文旅等形式,踏上乡村文旅数字化发展的新路途。,会员享受 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陕西省乡村文旅数字化发展呈现创新化、快速化发展的特点。由于陕西地域广阔,文旅发展
程度差异较大,个别乡村品牌化趋势明显,仍有许多乡村处于文旅发展的起步阶段。
二、乡村文旅发展类型及困境
(一)乡村文旅发展类型。笔者通过对陕西省乡村文旅发展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将其分为红色文旅、自然风景、文物古迹、非遗文化及研学文创体验五大类,主要是通过一种或多种类型结合的形式探索乡村文旅发展。如延安及周边乡村把红色文化同研学等形式相结合,通过 AI 互动、数字化景观建设等多类型、多手段综合发展为成熟的红色文旅乡村体验地。而关中、陕南多个乡村则借助秦岭特有自然风光,发展农文旅三产结合的特色乡村文旅。
(二)乡村文旅发展困境。调研发现,陕西省乡村文旅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智媒体传播与记录进程,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差异与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以下四大困境:其一,资源挖掘的系统性缺失。以鄠邑区牛东村为代表的传统村落,其文旅资源开发多停留于表层文化及景观展示,相关建筑、景观资源已完全废弃或拆除,对红色文化、革命建筑遗存等深层文化资本缺乏系统性梳理与价值重构,导致资源碎片化、同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