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5 年/6 月/18 日/第 006 版生态
护航生态修复
助力绿色发展
——省地矿局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
我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地带,生态地位十分特殊,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阻挡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等沙漠汇合南移的防风固沙屏障,是我国“ 三区四带” 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省地矿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思路,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职责扎实推进,紧扣水资源对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循环机理的控制作用,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优势,为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保护修复,守护黄河上游生态美
能精准识别出半个桌面大小的地表变化、利用三维建模技术透视植被覆盖下的水土流失;百余个智能传感器可实时回传土壤湿度、水质变化等 50 余项指标⋯⋯在甘肃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一套“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 正悄然改变传统生态修复模式,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供可复制的“ 甘肃方案”。
据悉,这套系统由省地矿局三勘院遥感与测绘地理信息中心研发,通过三个维度实时把脉生
态环境。
“ 我们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精准覆盖林草生态的各环节,从资源调查到生物多样性,从防火防控到有害生物治理,全程护航生态修复,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省地矿局三勘院遥感与测绘地理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