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北京日报/2025 年/7 月/14 日/第 001 版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
(2025 年 6 月 26 日)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制定本意见。通过意见的有效贯彻落实,实现到 2025 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到 2027 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立并有效运转,到 2035 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工作目标。
一、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一)科学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系统,市政府组织制定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为重点,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手段,以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报生态环境部备案后发布实施。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区承担具体编制任务。
(二)合理确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
基于生态环境结构、功能、质量等区域特征,衔接城市发展格局,落实“ 三区三线” 划定成果,通过环境评价,在大气、水、土壤、生态、声等各生态环境要素管理分区的基础上,分区域划定生态环境网格。科学合理确定生态环境网格的差异化属性,将生态保护红线等应实施严格保护的区域确定为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风险高等发展同保护矛盾突出的区域确定为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其他区域确定为生态环境一般管控单元。
(三)精准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根据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围绕空间布局优化、污染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精准编制差别化的“ 1+5+N”(1 个市级、5 个功能区、N 个管控单元)三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功能维护,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对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针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对生态环境一般管控单元,执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四)加强数智化建设
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牵头加强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智化建设,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区强化业务数据共享。探索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基于地理空间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更好支撑政策辅助分析、产业布局优化、生态环境准入研判、园区环境管理等。依托市级大数据平台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应用。
(五)开展调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