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5 年/7 月/11 日/第 001 版
守护“ 绿水青山” 的履职答卷
——南京市浦口区构建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检察体系纪实
本报通讯员 马胜伟 雷婷婷 本报记者 张旭
夏日的南京老山,层林尽染;蜿蜒的滁河之畔,成群的候鸟掠过水面,在司法守护下自由翱
翔⋯⋯
浦口区拥有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滁河湿地、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节点。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浦口检察生态公益保护工作点在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正式启用,向公众展示了十年来以公益诉讼守护“ 绿水青山” 的履职答卷。
自 2015 年公益诉讼检察试点以来,浦口区检察院通过深化“ 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 模式,在长江岸线修复、滁河流域跨区域司法协作、候鸟迁徙廊道保护等领域推动生态修复、法治教育、科研监测、公益诉讼调查等功能深度融合,并通过开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专项行动,初步实现了从“ 个案办理” 向“ 系统治理”、从“ 事后追责” 向“ 前端预防”,推动形成了“ 惩治—修复—预防” 的保护闭环,逐步构建起以南京老山生态公益保护、滁河流域司法协作、候鸟迁徙专项行动为支撑的生态环境检察体系。
从“ 獐宝案” 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老山生态
“ 南京绿肺, 江北明珠”。 老山是江苏省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陆生生物物种占全省 47.66%,素有野生动植物“ 基因库” 之称。
2019 年,老山深处发生“ 猎捕幼獐案”,嫌疑人猎杀 4 只獐子幼崽,提取幼獐胃部的獐奶制成“ 獐宝”。獐子,别名河麂,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江苏环境科学监测机构监测统计,原本老山森林公园偷猎点区域范围内野生獐子只有 14 只,4 只幼獐被猎杀后,剩下 10 只都是中老年群体——猎杀给獐子种群带来的是毁灭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