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内蒙古日报(汉)/2025 年/7 月/16 日/第 001 版
森林面积由保护区成立前的 36.8 万亩增至 58.2 万亩,森林覆盖率从 31.6%提升至 57.3%
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长足发展
本报记者 刘宏章
盛夏时节的贺兰山,群山绿染,壮美如画。7 月 15 日,记者走进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登高远眺,巍峨起伏的青山如黛,层林叠翠,松涛阵阵,恰似一幅多彩的水墨画卷,横亘于天地之间。穿行在植被茂密的山林间,蜿蜒溪流潺潺,空气清新怡人,鸟鸣声不绝于耳,一派盎然生机。
“ 近年来,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效,林源不断向前推进,沟谷地带都覆满了植被,生态好了,动物种群密度也增加了,它们的活动区不断扩大,在平常巡护时,我们经常能看到成群的岩羊和马鹿在保护区内觅食。 ”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X组成员、副局长代瑞说。
贺兰山是阿拉善的“ 母亲山”,该保护区于 1992 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 101.6 万亩,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天然次生林 58.2 万亩,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黄河、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及西北、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多年来,特别是X的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坚持“ 生态优先、保护第一” 的工作思路,持续加强贺兰山生态治理和修复,并突出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科研监测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作,使“ 母亲山”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长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