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5 年/6 月/17 日/第 003 版要闻
生态屏障固陇原
——我省深入推进防沙治沙综述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 生物质溶胶固沙技术的核心是一系列由改性淀粉、改性秸秆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形成的胶体溶液⋯⋯其包裹沙粒后可在沙粒之间产生强大黏合力形成沙结皮,从而有效固化沙丘表面流沙。”近日,张掖市临泽县治沙林场场长杨向刚向记者介绍生物质溶胶固沙技术如何在防沙固沙中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 扩绿、兴绿、护绿” 三绿并举,统筹“ 防沙、治沙、用沙” 协同推进,全力以赴打好防沙治沙攻坚战、持久战、阵地战。
目前,在 1686 公里的河西走廊风沙线上,已建成长 1482 公里、面积约 568 万亩乔灌草、带片网合理配置的林草阻沙带。212 个重点风沙口,已有 143 个得到治理,有效阻断了沙漠迁移路径,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甘肃林草力量。
(一)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民勤县,一道长达 380 公里的锁边林草带如绿色长城般横亘在荒漠与绿洲之间,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围之势牢牢阻断。这道生态屏障的背后,是我省防沙治沙工程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荒漠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甘肃现有荒漠化土地 1924 万公顷、沙化土地 1207 万公顷,分别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45.18%和 28.34%。
“ 点多、面广、线长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艰巨。” 省林草局治沙处处长周腊虎说,“ 十四五”以来,我省紧盯防沙治沙目标任务,依托沙化土地封禁保护、“ 三北” 工程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等,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1171 万亩。
古浪县,239 万亩沙化土地全部得到初步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