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文化报/2025 年/6 月/19 日/第 007 版理论· 专题
水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王伟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X带领人民在革命、 建设、 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思想ZZ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应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不仅要强调思想理论的统一性,也要注重结合实际,在分领域、分专题教学中体现多样化和特色化。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文化融入思想ZZ教育教学课程,既对普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普适性育人价值,有助于学生在了解水文化中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对水利行业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有着独特的行业赋能意义,能够让未来的水利行业从业者在水文化浸润中,深刻理解水利事业的民生价值、传承“ 上善若水” 的行业精神、增强服务国家水利建设的责任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 水是万物之源”,类似的思想在《管子· 水地》中也有阐述:“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记载:“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水本源” 说奠定了水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本源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于中华文明而言,从择水而居到水利裕国,中华文明的发展始终与水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一部治水史。从大禹治水推动早期国家的诞生,到秦始皇兴修水利迎来天下大一统,凡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水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具有典型意义。道家的“ 上善若水”、儒家的“ 智者乐水”、法家的“ 因势利导”、佛家的“ 善心如水” 等,均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水文化,将水文化融入思想ZZ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理论价值:水文化与思政课的内涵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