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日报/2025 年/6 月/3 日/第 011 版学习周刊· 践悟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闫珅爱
林业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山地面积大,地貌多元,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经济林资源,经济林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农产品第二位。
经济林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最佳林种,发展经济林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24 年,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 4666.7 万公顷、年产值超 2 万亿元,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 4000 万公顷、年产值约 1 万亿元。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山地面积大,地貌多元,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经济林资源,经济林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农产品第二位。山西是全国重要的干果经济林生产基地,干果经济林总面积 1808 万亩,总产量达 237 万吨,其中,红枣种植面积和核桃种植面积居于全国第二位和第四位,已成为助力林农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林业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林业新质生产力是国家新质生产力水平在林草领域的具体体现,注重培育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义重大且深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省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依托,以兴林富民为目标,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推进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林下种养扩容增量、森林旅游康养提档增利,推动林业产业从单一迈向多元化,激活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