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承德日报/2025 年/6 月/12 日/第 001 版
国有林场改革——
奏响林业发展“ 绿色乐章”
本报记者 李亚冰 马思稳
五月的承德,林海苍茫,松涛阵阵。
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山林间,护林员李建国正沿着蜿蜒的山路巡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胸前的工作牌上,“ 国有林场护林员” 几个字格外醒目。这片绿意盎然的林海,正是我市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当作为的生动缩影。
作为林业资源大市,我市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达 470 多万亩,占比 13%左右,犹如绿色卫士般守护着这片土地,也成为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的“ 领头羊”。
机制破题激活“ 绿色引擎”
在国有林场改革进程中,10 家国家级国有林场试点建设是关键一步。
“ 以前是给集体干,现在是给自己干,劲头儿完全不一样!” 丰宁的林农一边给新栽的树苗浇水,一边笑着说。在林场里,林农们热火朝天地忙着造林营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期待。这里采用“ 二八分成” 的分配机制,集体得二、老百姓得八,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热情。这种让利于民的机制,让老百姓真正成为了造林营林的主角,也让山林焕发出新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