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山日报/2025 年/7 月/11 日/第 002 版要闻
“ 工改” 破局 “ 地治” 筑基 “ 绿美” 赋能
市自然资源局多项改革案例获肯定和推广,被评为省“ 百千万工程” 表现
突出集体
本报记者 黄靖怡 实习生 蔡玉儿 通讯员 王华丽
作为“ 百千万工程” 重要专班牵头单位,中山市自然资源局以“ 工改” 破局、“ 地治” 筑基、“ 绿美” 赋能,在低效用地再开发、耕地保护、生态建设领域持续发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 年中山“ 工改” 经验入选国家级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见缝插绿” 相关做法更是在全省复制推广。在省对推进“ 百千万工程” 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名单中,该局榜上有名。
不断创新为“ 工改” 拓路
在南朗街道南朗工业区扎根 20 余年的意万仕(中山)泳池设备有限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主动顺应“ 工改” 政策并提出自改计划。但因历史遗留问题,用地手续不全,加上部分厂房仍需维持生产运营,改造一度陷入停滞。
针对该困局,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的市工改办与翠亨新区工改专班深入调研,创新采用分期供地模式,通过“ 建一拆一” 的渐进式改造方案,在保留企业建筑物的同时,确保改造顺利推进。去年 9 月,企业首期改造项目实现“ 拿地即动工”;今年 5 月二期工程也如期启动,改造后年产值预计超 6 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