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 年/6 月/27 日/第 001 版
扎进一线
纾解难题
——自然资源部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山东蹲点服务组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 周飞飞
“ 推断有矿,就是找不到”
“ 没想到,这么快专家就到我们找矿现场了。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以下简称鲁南院)地质矿产副总工程师张英梅高兴地说。
6 月 16 日一大早,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等单位的四位专家,在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 自然资源部“ 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山东蹲点服务组” (以下简称山东蹲点服务组)组长牛力的带领下,直奔位于临沂市兰陵县的龙宝山稀土矿,寻找“ 断层西侧丢失的主矿体”。
事情要从头说起。 今年,自然资源部把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与深入贯彻中央BXGD精神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主动转变作风,瞄准地方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服务的端口前移、重心下沉,为地方办实事解难题。
6 月 2 日,自然资源部 12 支“ 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蹲点服务组” 赶赴山东、江苏、广东、湖北、四川、湖南等 12 个经济大省开展包片服务。6 月 4 日,山东蹲点服务组了解到龙宝山稀土找矿遇到了难题,便立即着手联系邀请地球化学、矿产勘查、矿田构造等方面的国内顶级专家组成专家组前来援助。
龙宝山矿是山东省 2020 年新发现的稀土矿床。这几年,鲁南院在此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前期勘查工作已取得较好成效,控制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然而,由于矿田构造较为复杂,矿区被一个深大断裂和一系列次级断裂所切割,在现有勘查方法下,断裂东侧矿体已确定,但西侧矿体无法定位。“ 推断有矿,但就是找不到。” 张英梅心急如焚。
在龙宝山找矿现场,专家们看剖面、察岩心,询问找矿思路、了解现有成果、研究地质背景、判断多期构造、推测成矿过程。炎炎烈日下,他们极为认真地观察不同钻孔岩心的矿物组合,与找矿项目组不断交换着意见。
“ 还需综合各种手段在矿区做细致的工作。可以实施超微细土壤测量,全面掌握 15 个稀土元素和氟、钡等重点元素的分布,以及高价值轻稀土和重稀土的元素配分。” 地球化学专家王学求提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