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鹤壁日报/2025 年/6 月/26 日/第 003 版专题报道
科学施肥带动“ 四轮驱动” 增效
——我市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首席记者 李觊
在新时代农业发展征程中,绿色、高质、高效已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鲜明旗帜,更是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肥沃的土壤,到精心的种植、科学的管理,再到粮食满仓的收获。广袤的田野上,土肥、种子、植保、农技恰似现代农业的“ 四轮驱动”,正解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共同推动着农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科学施肥:
“ 吃得好” 更“ 吃得巧”
“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过去,农户往往凭借经验施肥,导致土壤板结、肥效下降。如今,科学施肥渐入人心,为农业绿色发展开启了新征程。
“ 去年,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相继印发了关于开展科学施肥增效工作的实施方案。”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土壤肥料站站长张晓飞说, “ 按照方案要求,市县(区)土肥部门要牢固树立‘ 高产、优质、经济、环保’ 的施肥理念,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
今年是科学施肥增效持续发力的一年。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施肥呢?张晓飞说,测土配方施肥是核心之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过去 10 余年里,农技人员在不同区域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检测,通过测土、试验、配方等措施,依据检测结果推荐相应的配方,从而实现“ 科学、经济、高效” 的用肥目标。
“ 前几天我刚种了玉米,连着滴灌带也一起铺好了。后期我可以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分次施肥,更省水、更省肥。”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禾田满仓农业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董本波说。
随着施肥新技术的发展,我市在磷钾肥一次性施用的基础上,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滴灌、微喷灌等技术,提倡氮肥分次施用,实现氮肥后移,提高化肥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用量可减少 15%~20%。
想要实现科学施肥增效,我市采用的技术模式可不止这一项:
——有机无机配施科学施肥增效技术。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堆肥,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在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推广施用腐熟堆肥或商品有机肥。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情况下,可调减氮肥用量 5%~10%。
——缓 (控) 释肥料科学施肥增效技术。 在土壤质地较轻的中高产田块, 我市推荐采用缓 (控)释肥料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一次性、轻简化施肥。应用该技术时,可在推荐用量基础上,调减5%~10%的氮肥用量。
听着这一个个技术模式的介绍,记者深刻感受到,肥料占比、施肥垂直距离、横向间距,以
及如何防止烧苗等看似枯燥的数据,实则是粮食优质高产的关键所在。
“ 玉米苗期占整个生育期需肥总量的 2%,穗期占 85%,粒期占 13%。特别是拔节至大喇叭口期,需肥量最高,一般需要进行二次追肥。 ” 日前,土壤肥料站的农技人员奔走在田间地头,解答农户关于科学施肥的各种问题。
精准施肥作为科学施肥的核心要素之一,市县(区)土壤肥料部门的农技人员为帮助更多农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