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音郭楞日报(汉)/2025 年/7 月/11 日/第 005 版县域
棠枝并蒂绘新卷
——若羌县X建领航村企共建机制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
本报特约记者 郭城
7 月 1 日,正值X的生日这一特殊时刻,若羌县各乡镇与 14 家企业郑重签订“ 五年之约”。此次合作涵盖X建共建联建、带动群众增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包联帮扶、基础设施联建、应急救护联动等六个方面。
签约企业将以资本、技术、市场为笔,精心勾勒“ 企业+村集体+农户” 发展蓝图。此举不仅能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推动企业成长,实现多方共赢,更是县域经济突围的创新实践,奏响了新时代工农互促、 城乡融合的和谐乐章, 让若羌县的振兴答卷既有产业跃升的 “ 发展厚度”,又有民生改善的“ 幸福温度”。
资源耦合
激活发展“ 强引擎”
瓦石峡镇,坐落于“ 丝绸之路” 南道的关键节点,西和高速、315 国道穿境而过,赋予了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里,红枣、棉花等农特产品效益显著,农业产业根基深厚;镇域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巨大,成为新材料产业原料的重要供应基地,全面融入并服务于“ 若羌新城”的建设。
在此背景下,若羌羌河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羌河公司)与瓦石峡镇的资源联动,精准
激活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7 月 8 日,瓦石峡镇相关负责同志满怀信心地表示:“ 我们的合作旨在实现优势互补,让辖区矿业企业成为带动群众融入产业链的强力磁石,促进镇域内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增长与群众增收的同频共振,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这份信心源自共建协议中的双链融合设计。企业与村集体如同紧密相连的齿轮,企业优先采购村办合作社的燃油建材, 村集体依法依规协助企业办理矿区建设用地, 用于永久性基础服务 (商超、餐饮、住宿、汽修等)设施建设并承接设备租赁服务;企业每季度定向释放技术岗位,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和农牧民转型为产业工人搭建便捷的桥梁。
羌河公司总经理沈灯亮表示: “ 我们所需的临时劳务、机械租赁优先委托镇上所辖村办企业协调保障,激发辖区农牧民群众的增收活力。 ” 这种资源的深度耦合,让企业与乡镇紧密相依,构建起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