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榆林日报/2025 年/7 月/15 日/第 004 版聚焦米脂
乡村绘新景
振兴劲头足
——米脂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记者 周海月 王阳 通讯员 申连波 常焕鑫
七月的米脂,骄阳似火,却挡不住这片土地上蓬勃涌动的发展热潮。果园里果农忙碌有序,漫山遍野绿意盎然,实景演出震撼人心,革命旧址游客如织⋯⋯行走在米脂的沟峁间,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活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银州大地徐徐展开。
近年来,米脂县产业“ 造血”、生态“ 筑基”、文化“ 铸魂”,三力齐发,协同推进,在黄土高原上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黄土生金结硕果:特色产业筑牢振兴根基
近日,在杨家沟镇杨家沟村标准化山地苹果园,层叠的果树顺着山势铺展,果农熟练地进行套袋、打药、补钙等作业。“ 现在正是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一点都不能马虎!” 杨家沟村正旗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正旗说。目前,该村苹果种植面积达 790 余亩,惠及 160 户果农。
不仅要种好苹果,更要种出高品质。去年以来,米脂县大力提升果园基础设施,推广绿色有
机生产模式,完善技术服务和仓储运输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高接换头 7222 多株,引进
10 多个优质新品种,采用“ 带木质部芽接” 技术,确保接穗成活率达到 90%以上;针对高西沟村的低产果园,制定专业改造建园方案,综合运用土壤改良、树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开展低产园改造示范,完成改造面积 80 多亩,病虫害发生率降低 20%;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深入果园, 重点针对春季修剪、 病虫害防治、 花期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 累计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 541人次,服务果农 1021 人次;针对红富士、秦脆等主栽品种,推广“ 有机肥+配方肥”“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等绿色生产技术,果园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目前,全县苹果栽植面积达 23 万亩,其中挂果面积 16 万亩,预计 2025 年总产量将突破 20万吨,产值达 16 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约一万元。随着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