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华日报/2025 年/7 月/14 日/第 003 版要闻· 观点
南京获评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 优等生”
用绣花功夫织补城市功能
本报记者 刘霞
财政部近日公布的 2024 年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结果显示,南京、重庆等 4 个城市获得最高等级“ A 级”,成为全国 15 个试点城市中的“ 优等生”。
2024 年 6 月,南京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入选中央财政首批支持的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也是我省唯一入选城市。作为城市更新“ 优等生”,南京都做对了什么?
焕活存量空间,一站体验“ 吃喝游购娱”
夏日的傍晚,南京草场门大桥附近的秦淮河边渐渐热闹起来,“ 星空市集” 的店家陆续开张,咖啡馆、酒吧的露天座椅上坐满了人,餐厅、啤酒屋里正举行画展。曾是古玩市场的南艺后街,华丽转身为南京最潮的“ 文艺打卡地” 之一。
家住附近的吴女士看到街区今日的繁华,打心眼里开心。焕活城市存量空间,服务百姓生活,
城市更新的意义正在于此。
水木秦淮艺术公园,依托 1.2 公里长的滨水岸线,通过存量用地更新,将 7 万公顷工业遗留带转型为滨水文旅综合体,年均举办活动超 300 场,日均客流突破 9000 人次,带动片区年经济效益超亿元。
南京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告诉记者,曾经的“ 水木秦淮” 动线设计不畅,近水不亲水。此次更新也是为旁边南京艺术学院的师生重塑一片休闲区域,搭建链接灵感与市场的桥梁,同时为居民游客打造一处能沉浸式体验“ 吃喝游购娱” 的滨水休闲综合体。
拆除了覆土植被,将建筑抬升至地面,新建两座人行天桥串联屋顶,理顺了城、河、人及建筑的关系。同时,此次改造将外秦淮河主力码头迁移至公园中段,让“ 水” 真正成为贯穿公园的活力纽带。 “ 我们为公园注入艺术基因,大蓝鲸幕墙、牵牛花灯、有流星划过的太空舱以及散布在园内的艺术画廊、文创商铺,都是为了让‘ 艺术融入日常’ 。商业业态的规划也精准锚定了青年群体需求,引入了潮流店铺、音乐餐厅、清吧、书院、艺术馆等。” 张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