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房地产报/2025 年/7 月/21 日/第 002 版奋进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 4 条建议
——健全造血是主题,抓大促小是关键
特约评论员 周济 中房报记者 李臻 栗文忠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及自然景观。目前,文化与自然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 60 项,既有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 大运河,也有兼具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等。
而截至 2024 年 12 月,全国 5A 级景区及顶级旅游度假区 358 个之多,4A 级景区更是遍布全国城乡。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文明从起源、形成到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中华民族连绵不绝、多元一体提供强大物质与精神的支撑。
7 月 14 日至 15 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中,如何保护、利用、传承这些活着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其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抓大促小是关键一环,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城市更新要注重城市经营与运营。各级政府作为文化市场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一方面要统筹做好提升城市功能、繁荣市场、增大税收、提高就业、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工作;一方面要科学投入人力物力,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尤其要重视市场规律发挥的积极作用。
以人类文明进步为根本出发点,科学测算投入产出比,实现各级政府不背财政赤字的包袱。国家主管部门主抓世界遗产与 5A 级景区的大建设、大规划、大法规、大造血的系统性完善与审批。这方面可借鉴瑞士、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先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