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忻州日报/2025 年/7 月/17 日/第 001 版
向精品城市迈进
——我市通过五年城市更新实现从空间焕新到幸福赋能
本报记者 徐国华
清晨,忻州古城东片区的老居民王大爷推开窗户,眼前不再是杂乱的电线和坑洼的路面,而是整洁的青石板路和古色古香的街巷,曾经荒草丛生的空地变成了“ 小而美” 的口袋公园,曾经破旧的街道变成了美食休闲一条街⋯⋯伴随着城市更新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像王大爷一样的城市居民享受到了街道升级带来的便捷宜居的生活乐趣,忻州实现从空间焕新到幸福赋能。
自 2020 年国家“ 十四五” 规划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忻州这座有着 1800 多年历史的晋北古城,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从“ 一环九纵十一横” 的路网骨架到 156 处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从 744 个老旧小区的“ 逆生长” 到南云中河 9 公里生态廊道的修复,忻州用 5 年时间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
城市更新是顺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今年 1 月,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会议召开,对加快实施城市更新重点任务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市近年来制定了《忻州市城市更新实施方案》 ,成立了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积极向建设精品城市的方向迈进。
打造宜居之城 满足大众需求
家住国力三期的李阿姨每天都要到小区周围的公园转转。 体育公园小巧精致, 健身场地多样;遗山公园设计独特,有音乐喷泉和名贵花草,环境雅致怡人。 “ 一出门就是绿地,小区周围就有好几个公园,早上晨练,晚上遛弯,方便得很。不论是日常锻炼还是周末休闲,都能很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 李阿姨对记者说。
2012 年至今,忻州中心城区新建改造市政道路 279 条,总长 301.17 公里,基本形成“ 一环九纵十一横” 的全新城市路网框架格局。截至 2024 年,城区新建改建公园、口袋公园、小游园、街角绿地等 100 多处。
喜欢骑行的市民杨志华说“ :离我家不远的云中河景区 10 公里骑行步道是特色骑行锻炼的好去处,这条红蓝相间的骑行步道不仅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更成为大家钟爱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