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城市报/2025 年/7 月/14 日/第 A12 版地方
山东省济南市:破题城市更新,何以成为“ 全国示范”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永超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夏日的山东省济南市一个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齐鲁软件园东片区的凤凰路壹号院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14 个水电气热及污水处理类市政场站开工建设,“ H” 型电网骨架雏形初现⋯⋯
项目建设突飞猛进的背后,是济南市在有序“ 留、改、拆” 中重塑城市风貌、传承泉城历史文化底蕴、焕新升级产业、补足民生短板的创新实践。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济南市“ 一城山色” 生态修复项目、舜泰广场智慧停车项目上榜,其探索出的可持续更新模式正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 济南样本”。
为什么是济南?答案就写在那些重获新生的城市空间里。
传承城市文脉
当城市发展从“ 摊大饼” 式的增量扩张转入精耕细作的存量提质阶段,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在既有空间里实现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成为破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近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 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 30 场。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市更新方面,济南市今年已启动项目 80 个,完成年度投资 160.6 亿元。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今年已启动项目 51 个,完成年度投资 144.6 亿元。
“ 济南的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有深层次矛盾:既有建筑存在产权不清、手续不全问题;保留建筑修缮面临规划方案审批主体不明、后续手续办理流程缺失的实操困境。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点明问题所在,济南市这座兼具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的省会城市,更新蝶变是必然的,也是持久的。
济南市作为著名的“ 泉城”,拥有丰富的泉水资源和深厚的泉水文化底蕴。如何将泉水保护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积极打造世界级泉水文化街区,是济南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济南名泉之一的太乙泉保护与提升,是济南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去年,曾被民房占压近
半个世纪之久的太乙泉在济南古城(明府城)城市更新修缮改造中“ 重见天日”,受到广泛关注。“ 在街区修缮中,我们非常重视泉水保护。” 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主体
相关负责人表示, “ 工作人员发现盖板下是个泉,马上向指挥部汇报,出具完整的修缮方案,随着整个保护的推进,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太乙泉。”
2021 年济南古城(明府城)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坚持底线思维,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 留、改、整” 方式实施房屋修缮改造、市政基础提升、历史肌理保护、传统风貌恢复和文旅商深度融合,项目实施推动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带动了片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