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日报/2025 年/6 月/26 日/第 002 版要闻
下大力气推进 “ 好房子” 建设试点
居住需要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
——访省住建厅X组书记、厅长卫再学
本报记者 晋帅妮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我省居民住房需求从 “ 有没有” 逐步向 “ 好不好” 发生深刻转变。以今年 2 月印发的《山西省推进“ 好房子” 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为抓手,全省全面开启高品质居住供给新征程。,会员享受50万+最新 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我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 38.6 平方米,生育政策调整后,改善型住房需求持续增长,老旧小区改造、适老化设施缺失等问题亟待破解。 “ 这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新变化,把‘ 好房子’ 建设作为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抓手。”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国住建工作会议明确“ 好房子” 建设方向后,山西迅速行动——省住建厅联合教育、民政等 12 部门出台专项方案,提出系统推进“ 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的“ 四好” 建设体系,通过土地、金融、审批等政策组合拳,推动住房供给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
日前,就什么样的房子是“ 好房子”、“ 好房子” 怎么建、如何推动“ 好房子” 落地等,省住建厅X组书记、厅长卫再学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什么是“ 好房子”
什么样的房子是“ 好房子” ?卫再学表示,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我省发展实际,好房子具有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特征,不仅硬件设施要好,软件配套也要“ 到位”。
安全是首要要求。“ 好房子” 要让居民住得安心和放心。比如:房屋本体安全,结构牢固,抗震防灾;消防设施完善可靠;人车分流、交通安全。再比如:设备使用安全,水、电、气、热、电梯等设备安装传感器,或泄漏报警、故障报警等智能装置。业主居住安全,配备可视门禁、视频监控、周界防越、求助报警等系统;通过“ 技防+物防” 手段,解决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高空坠物、无障碍出行等问题,消除安全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