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企业家日报/2025 年/6 月/10 日/第 004 版业界精英
退役军人张明见:点“ 叶” 成金铸军魂
本报记者 彭慧
北纬 30° 的茶马史诗
“ 云横武陵千峰翠,雾锁酉水一叶金。” 北纬 30 度,这条贯穿四大古文明的神秘纬线,在湘西保靖县水田河镇挥洒出另一重传奇——这里群山叠嶂、 云雾缥缈, 中心村的茶田如绿绸般铺展,每一片芽尖都凝结着“ 雨洗青山四季春” 的灵气。而在这片被《茶经》誉为“ 上者生烂石” 的沃土上,退伍军人张明见以军魂淬炼茶道,用十七年光阴,将一枚枚“ 保靖黄金茶” 铸成乡村振兴的“ 金钥匙”。
铁血铸剑 茶山埋火
“ 钢枪换作竹茶篓,战壕化作炒青锅。” 1980 年出生的张明见,少年时听着苗家山歌,饮着清泉长大。1999 年参军入伍,在军营里,他曾在 40℃高温下负重越野,也曾在暴雨中持枪站岗,锻造出“ 令行禁止,百折不摧” 的军人筋骨。2001 年底退伍后,他辗转浙江打工,却在异乡的流水线上愈发思念故土的茶香。
2008 年,一则“ 保靖黄金茶古法工艺濒临失传” 的消息刺痛了他的心。他毅然返乡,跪拜在古法制茶传人石富成门下。三年学徒生涯,他将军营的“ 铁律” 融入茶道:凌晨四点观茶青露水,如侦察兵勘测地形;200℃铁锅中徒手翻炒,烫疤层层叠起,他笑称这是“ 制茶人的军功章”。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探望时,见其双手粗糙如老树根,叹道:“ 你这哪是炒茶,分明是炼钢!” 张明见却以《茶经》应答:“ 膏薪庖炭,非茶也” ——正如打仗需利器,制茶亦要淬炼火候的“ 兵法”。
匠心炼金叶 战壕生新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