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 年/7 月/31 日/第 001 版
提速提质提效维护公平竞争

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
——2025 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反垄断执法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倪泰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强化反垄断、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重要部署。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 讲ZZ、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 工作总思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垄断案件“ 处罚到人” 有力震慑医药领域市场垄断行为,依法对谷歌等公司立案调查维护国际市场公平竞争,出指南、办讲堂助力经营主体“ 加速跑” ⋯⋯翻开上半年反垄断监管执法工作成绩单,亮点清晰可见。一项项监管为民举措出台,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次次反垄断监管执法行动,助力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让经营主体创新无忧;一件件重大典型垄断案件查办,传递出以更大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鲜明信号。
加大执法力度 纠治医药垄断顽疾
民之所望,健康为要。病有所医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而医药领域垄断行为严重损害市场公
平竞争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社会各方反映强烈。
翻开上海信谊联合、河南润弘、成都汇信横向垄断协议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可知,3 家医药企业在涉案期间合谋推高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销售价格,涨幅达 11 倍至 21 倍。无独有偶,津药药业、浙江仙琚、江苏联环、西安国康瑞金联合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从 8000 元/公斤推高到 1.3 万元/公斤。
今年 3 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依法对上海信谊联合等 3 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 2.23 亿元,对相关人员处罚款 50 万元,首次追究达成垄断协议的个人责任。
3 个月后,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依法对自然人郭某某组织津药药业等4 家医药企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 对4 家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3.55亿元,对企业相关人员分别处罚款 60 万元;对组织者郭某某处顶格罚款 500 万元,首次追究垄断协议组织者的法律责任。
“ 小小一粒药,牵动大民生。” 在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先林看来,追究达成垄断协议的个人责任,既体现了常态化监管下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的重要性,也警示经营主体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避免踩踏反垄断法红线,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 追究作为垄断协议组织者的自然人责任,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及功能价值。” 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副院长陈兵认为,在一些以合谋、操纵、串通为特征的垄断协议中,组织者或实质推动者往往借助隐蔽身份规避法律追责,通过追究自然人责任,实现对幕后操纵行为的精准打击,增强了法律的穿透力和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