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重庆日报/2025 年/6 月/25 日/第 004 版应急
系统谋划  精准配置
我市配发 3.1 万台(套)救援装备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应急管理,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应急处突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装备,是应急管理体系的筋骨与利器,是提升基层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效能的物质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以来,我市为应急救援队伍分批配发了 3.1 万台(套)应急救援装备,推动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迈上新阶段,为守护山城安全构筑更加坚实的防线。
系统谋划 三级体系精准配置,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倍增
重庆市集“ 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 于一体,山高路陡,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森林火险、洪涝灾害风险较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重庆市应急管理系统一直致力于建设具有辨识度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目前已建成“ 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力量体系。
“ 队伍建立了,人员到位了,能力如何提升就成了当务之急”,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副处长宁苇杭表示。基于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市应急管理局聚焦防灾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专家论证,根据本市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及规律,按照“ 乡镇街道先期处置、区县常态应对、市级专业攻坚” 的总体目标,制定“ 体系化、梯次化、模块化、实战化” 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方案。
市级配备“ 高精尖” 和重型装备,重点提升指挥调度、立体通信等 6 大能力;区县配备“ 通用+专用+小快轻” 装备,重点强化预警感知、兵力投送、“ 三断” 通信等 5 大能力;乡镇标配“ 六个一” 装备,重点突出叫应报灾、快速响应、救早救小等 4 个能力。同时,市应急管理局积极调研科研院所、装备生产企业,创新性地开发应急前突车、应急叫应终端等一批适合我市实际的应急装备。
据了解,此次装备配备为各级救援队伍配备 7 大类 3.1 万台(套)救援装备,主要包括森林灭火、防汛救援、地灾地震救援、通信保障等装备。
宁苇杭介绍,此次配发的装备有三个特点:一是基于极端场景,体现实战特点。例如,应急前突车充分考虑极端天气,“ 三断”、夜间、水下地下、航空救援等特殊场景和高山峡谷、山地林区、复杂水域等恶劣地形,要求高机动性和大于 1.1 米水深的通过能力,可以第一时间挺进灾害现场,配置自组网、卫星网、短波通信等 6 种通信手段,可以迅速恢复现场通信,便于前后应急指挥调度。
二是坚持分级分类,体现实用特点。在装备配备时,注重救援装备与救灾需求的差异化配备。聚焦防灾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不同灾种,按照“ 通用装备+专用装备” 相结合原则,为不同队伍、不同地区配发相适应的装备。
三是坚持科学配备,体现先进特点。例如,全地形车可以爬 70 度的陡坡,还可以在水中航行,可以上山打火,也可以下水救人。破拆机器人可以实现狭小空间的无人化救援,遥控智能挖机可以在落石环境下远程操作挖掘,可避免队员在复杂救援环境中受到二次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