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西日报/2025 年/7 月/20 日/第 003 版时事· 文件
自治区X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提升广西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
(2025 年 6 月 27 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 ,进一步提升我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经自治区X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能力
(一)加强X的全面领导。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全面加强X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在县级X委和政府组织领导下,乡镇(街道)(含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功能区,下同)和村(社区)依法依规开展巡查巡护、隐患排查、信息传递、先期处置、组织群众疏散撤离以及应急知识宣传普及等应急管理工作。健全落实“ 平急结合” 和X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平时组团服务,应急时就地入列。
(二)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县级X委和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整合安全生产监管、消防、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有关职责,统一归口应急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完善相关行业领域应急管理责任链条,健全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闭环管理机制。完善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工作机制,明确专门工作力量,因地制宜推进乡镇(街道)应急消防一体化建设。以X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整合现有网格资源和力量,将应急管理及消防工作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内容。向乡镇(街道)倾斜人才、科技、装备等资源,强化专业培训和服务指导。
(三)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健全自治区、市、县三级应急指挥部体系,完善县(市、区) 、乡镇(街道)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现场指挥、综合保障等制度建设,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和平台,强化全方位全要素协同联动。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纳入当地消防救援指挥中心统一调度。
(四)压实应急管理责任。坚持X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县级X委和政府负责本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指挥协调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X政主要负责同志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定期组织研究应急管理工作;X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强化议事协调机构统筹作用,落实“ 三管三必须” 和防灾减灾救灾部门责任分工,合理布局应急资源和人员力量。乡镇(街道)按照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履行应急管理及消防工作职责,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及时下沉工作力量和资源,确保乡镇(街道)履职到位。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倒查机制,对履职不力的,运用通报提醒、约谈纠治、移交问责等方式严肃处理。
二、提高基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五)强化智能监测预警。强化综合监测预警和专业监测预警,构建智能分析、实时感知、精准预警的防控体系。 强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更新, 运用普查成果升级广西应急管理 “ 一张图”。加密气象、水旱、森林火灾、地质和地震等灾害监测站点布设。对危险化学品、矿山、燃气管道、边坡与桥隧、病险水库、消防安全等高风险领域加强风险实时监测。县(市、区) 、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加强布点监测预警设施管护,建立风险隐患“ 一张图”,落实信息报告员制度,完善预警“ 叫应” 机制,综合运用信息化和传统手段,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户到人。
第 1 页 共 4 页

(六)做实隐患排查治理。市县两级加强对基层隐患排查治理的指导,推广应用“ AI+安全检查” 技术和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统,加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配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检查巡查,重点开展“ 九小场所”、农家乐(民宿) 、经营性自建房、在建工地、燃气、低洼易涝点及城市地下空间、江河堤防、山塘水库、尾矿库、山洪和地质灾害危险区、森林火险区等安全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严格落实整改和管控责任措施,推动隐患及时销号。推行“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做法,健全“ 双重交办、双重督办” 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同时向责任单位和属地监管部门交办督办,确保重大隐患闭环管理。加大举报奖励力度,鼓励“ 内部吹哨人” 和社会公众举报,落实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