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5 年/7 月/16 日/第 002 版综合
加强统筹协调 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
——应急管理部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摘登
本报实习记者 刘白歌 整理
7 月 15 日, 应急管理部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介绍防汛救灾、灾害监测预警、规范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进展。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司长杨旭东,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智慧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汛情总体平稳,局地极端暴雨多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记者: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多地遭遇了极端强降雨天气,今年的
汛情和灾情有哪些特点?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采取了哪些防范应对措施?
徐宪彪: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大江大河没有发生超警或者编号洪水,汛情总体平稳,但是局地极端暴雨多发,有些地方特别是南方地区发生的灾害相对严重。总体看来,今年汛情和灾情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降水前少后多,阶段性明显。截至目前,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整体偏少,特别是 4 月降水明显偏少,5 月之后逐步增多,所以就出现了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存的特点。其中 6 月 17 日到 23 日的这轮降雨为今年最强降雨,广东、湖南、贵州局地暴雨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汛情或灾情。
二是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频发。广东省怀集县、湖南省桑植县以及贵州省榕江县等县城因超标准洪水受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外,广西、甘肃、河南的局地山洪灾害也造成了人员伤亡。
三是洪涝灾情总体偏轻。 今年洪涝灾害一共造成了 1132 万人次受灾, 101 人次死亡失踪, 48.2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10 亿元,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 90%以上。与近 5 年同期均值相比,分别下降了 66.4%、19.1%、67.7%和 47.2%。
在X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各
地各有关部门从以下四个方面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第一,强化安排部署和责任落实。召开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对全年重点工作进行安
排部署,核定通报防汛抗旱防台风责任人 2792 名,督促各级责任人上岗到位、履职尽责。
第二,强化隐患排查和整改提升。开展突出行业部门主导的隐患排查,组织 8 个国家防总检查组到全国 15 个重点省份开展督导检查,并专题部署加强外来人员防汛管理工作。7 月 9 日提出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的九条硬措施,明确施工工地发生群死群伤一律提级调查,倒查追责,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的苗头。
第三,强化研判调度和响应支持。紧盯每场强降雨、每个台风、每次洪水过程,加密会商研判,先后 27 次启动、调整应急响应,派出 21 个工作组赶赴一线,联合财政部及时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8.75 亿元,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及时调拨中央抢险救灾物资。
第四,强化转移避险和救援保障。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联动,特别是严格落实预警“ 叫应” 和
跟踪反馈机制,提前果断转移危险区的人员。此外,提前预置布防 4 万多名抢险救援力量和翼龙
无人机等装备,特别强化多灾易灾边远乡村的保底通信装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累计出动
3.8 万余人次,累计营救和疏散群众 1.1 万余人。
第 1 页 共 5 页
强化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规范性、精准性和威慑力
法治日报记者:目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深入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各项工作,请问应急管理部有何具体举措?
杨智慧: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有关部署,采取系列改革性举措,持续强化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规范性、精准性和威慑力。
一是坚持高站位谋划,强化制度约束。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工作,部领导亲自谋划,部务会及时研究,迅速印发了《关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通知》 ,制定部内分工方案,提出完善分类分级执法、探索包容审慎执法、推动企业建立内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等系列改革性举措。 从制度层面形成既守住安全底线, 又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约束机制。
二是坚持高强度推进,深化专项整治。在推动各地狠抓改革性举措落实的基础上,不断自我加压,结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特点,在消防、矿山、地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领域部署开展规范涉企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 4 类共性问题和相关行业领域 8 类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清理公布行政检查事项,合理确定行政检查方式,严格行政检查程序标准,进一步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
三是坚持高标准统筹,确保工作质效。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明确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严格控制执法检查频次,规范执法行为的同时,要聚焦重大事故隐患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行为,依法检查到位,对严重违法行为“ 零容忍”,杜绝“ 该管不管、该严不严”,提升执法威慑力,督促推动企业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继续聚焦重点任务,压实责任链条,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取
得实效,保障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借助新技术,用好“ 老把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近年来,极端天气导致的灾害多发频发,请问应急管理部
在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应用了哪些新的技术手段?
杨旭东: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是一项难度大、挑战性强的工作,近年来,应急管理部立足“ 全灾种、大应急”,不断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既借助新技术、又用好“ 老把式”,确保预警到重点地区、“ 叫应” 到重点人群、应用到关键场景,为避灾避险、应急准备争取更多的时间“ 窗口期”,为风险评估、抢险救援提供可靠的“ 全景图”。应急管理部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会商研判。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完善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会商制度,定期组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开展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并将结论及时向社会发布,引导公众和重点地区做好风险防范;部内建立灾害风险周研判和汛期每日会商机制,根据会商研判情况及时发出风险提示,并组织开展早期处置,有针对性地强化应急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