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四川日报/2025 年/7 月/14 日/第 001 版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
(二〇二五年三月二十七日)
为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加快形成组织健全、力量充实、权责明晰、机制顺畅、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精神,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能力
(一)加强X的全面领导。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把X的领导贯彻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县级X委、政府组织领导下,乡镇(街道) (含开发区、工业园区、风景区等各类功能区,下同)和村(社区)依法依规开展巡查巡护、隐患排查、信息传递、先期处置、组织群众疏散撤离及应急知识宣传普及等工作,提升早期风险发现识别和及时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基层X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X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X员参与应急管理的积极性,分级组建X员干部应急队伍,健全应急下沉机制,平时组团服务,应急时就地入列。
(二)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县级X委、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整合安全生产监管、消防、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有关职责,统一归口应急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完善县(市、区) 、乡镇(街道)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乡镇(街道)统筹强化应急管理及消防工作并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内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任务重的乡镇(街道)根据本轮乡镇机构改革相关要求,在规定的限额内优化设置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接受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业务指导和调度。
(三)强化应急指挥基础和力量。加强县级应急指挥部建设,健全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监测预警、调度指挥、会商研判、通信保障等功能。推动乡镇(街道)应急指挥场所建设,因地制宜配备视频监控、预警广播等设备。充实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人员力量。补齐建强片区中心乡镇应急消防救援站,统筹乡镇(街道)应急队、村(社区)应急分队、微型消防站,整合网格员、山洪灾害监测员、地质灾害监测员、防震减灾助理员、护林(草)员、灾害信息员、民兵、物业管理人员、保安员、医务人员等力量,通过“ 多员合一” 建设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综合应急队伍。
二、健全基层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四)完善基层监测预警工作机制。深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气象、山洪、地质灾害、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方面的监测预警设施,整合资源打造精准预警预报系统平台,推动系统应用向基层延伸。以县域为单元防范自然灾害风险,强化精准研判预警和调度,畅通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全省应急广播等系统,提高信息发布覆盖率和时效性。推动“ 户户响” 终端建设和应用,提升基层防灾减灾人员响应效率,实现预警信息点对点直达。落实预警“ 喊醒”“ 叫应” 机制,加强灾害信息反馈核实、提级处置,形成闭环。
(五)加强常态化风险隐患巡查。分级分类建立健全风险隐患动态排查清单,加强对各行业领域风险的排查检查。乡镇(街道)用好专兼职综合应急队伍,对“ 九小场所”、农家乐、经营性自建房、在建工地、燃气、低洼易涝点及城市地下空间、江河堤防、山塘水库、尾矿库、山洪和地质灾害危险区、森林草原火险区等开展日常巡查,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定
第 1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