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5 年/7 月/9 日/第 012 版X媒云 健康融
全省 16 个市均已开通心理援助热线——
安徽构建优质高效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 2025—2027 年确定为 “ 精神卫生服务年”, 这是贯彻落实 “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关键部署。而在安徽,扎实推进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的系列举措正在加速落地增效,通过服务体系建设、人才梯队培育、预防关口前移、科普全域覆盖等维度同步发力,织就了一张贯通预防、诊疗、康复全链条的精神卫生健康防护网。
健全服务体系
三级服务网络覆盖全省
全省一盘棋的统筹布局,正将精神卫生服务的末梢延伸至每个角落。
“ 我省已初步构建优质高效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要。” 安徽省卫健委副主任杨绪斌介绍,全省目前共设置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321 所,其中精神专科医院 88所。全省 16 个市均建有公立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病院区,59 个县均建有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
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建康复住院楼 500 张床位已投入使用。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芜湖医院(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已开诊床位 1760 张,在建床位 1000 张,预计 2027 年投入使用。
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硬件扩容上。作为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和安徽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牵头成立了安徽省精神专科疑难杂症远程会诊中心,每月牵头组织全省疑难杂症远程会诊,截至目前已进行 57 场,覆盖全省二级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让疑难病例在“ 云端” 便能获得省级专家的精准指导。
同时,该院积极发挥省、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牵头作用,推动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工作有序开展,与包括南京脑科医院、安医大一附院、长丰县卫生健康委等在内的 19 家单位合作共建医联体,定期选派专家有针对性地到医联体单位开展坐诊、查房、授课。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与肥西县卫生健康委正式签署合肥市精神专科联盟协议,共建肥西县第二人民医院。未来,双方将通过派驻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驻点深度融合,探索打通线上双向转诊通道,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机制。
而在铜陵,一张覆盖全市三区一县 92 家医疗机构(含社区)的区域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也已然形成。由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成立的铜陵市精神专科联盟,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巡诊、远程医疗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将优质医疗资源不断送到基层,聚力提高基层医院精神专科服务质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 同质化” 诊疗。
当前,全省已开设心理门诊 201 个、睡眠门诊 101 个、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 93 个,16 个市均已开通“ 12356” 心理援助热线,营造温馨舒适、私密安全环境。全省精神科执业医师达 2640人,注册护士超 7000 人,年提供门诊服务 320 万人次、住院服务 20 万人次,坚实的服务网络和人才梯队,托举起日益增长的群众心理健康需求,编织成一张“ 有呼必应” 的安全网。
提升专科能力
“ 国家队” 在皖大显身手
对于提升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能力而言,专科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第 1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