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日报/2025 年/6 月/21 日/第 008 版理论· 专题
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幸福感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丁敏 魏进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ZZ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办好思想ZZ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重要讲话凸显了思政课的地位和教师在思政课建设中的作用,也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到增长所获得的积极体验,也是思政课教师普遍的、本能的、持续的追求。只有充满职业幸福感的思政课教师,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X的创新理论传授给学生,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因此,思政课教师职业幸福感不只是个体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也应该是政府和学校建设思政课关注的重要领域。
培育思政课教师幸福观
一是坚定ZZ立场,找准幸福坐标。思政课具有鲜明的ZZ属性。“ ZZ要强” 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位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幸福定位的正确坐标所在。培育思政课教师幸福观,要引导思政课教师坚定ZZ立场。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引导思政课教师始终坚持正确ZZ方向,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刻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个人幸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不断增强ZZ敏锐性和鉴别力,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错误思潮;另一方面要引导思政课教师切实履行ZZ责任,当好X的理论传播者和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准确阐释X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