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没靠山不送礼是怎么入领导“法眼”的
1994年,我转业到市某局办公室工作。那几年,转业干部进机关很难,而且大多安排不了职务,我们一同进局里的共26个人,有11个团职,只有一个安排了科级职务。所以,尽管我在部队是中校副团,没安排职务,也没什么不平衡。
我转业前一直搞新闻报道,在大报上了不少稿子,在部队有一定知名度,很受尊重。但到了地方,没人认识你,更不知道你过去的光荣历史,即使知道了一些,也不会因此高看你多少,因为这和人家无关。我当时岁数也不大,就连办公室的打字员都叫我“小尹”,我说你起码叫个老尹吧?可她们还是这么叫。叫就叫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想太多,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把每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事,都踏踏实实地认真做好。
上班后不久,局里召开农资打假会,让我到会务组帮忙。这对在部队参与过多次大型会议会务工作的我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安排住宿、印发材料、布置会场、接待记者,不辞辛苦做好每一件琐碎的事儿。会议结束,得到分管副局长肯定,也是老转的他还给我讲了一些从部队到地方转变的注意事项,使我受益匪浅。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副局长的车在北京出了事故,需要去人处理。这不是什么好活儿,一是人生地不熟,二是也很麻烦。谁也不愿去。偏巧我刚处理过车辆事故,知道程序和里面的“道道”,就自告奋勇带着管车干部和司机去了北京。一切顺利,应该担主责的我们只花了很少的钱,就都处理OK了。回来时办公室还专门为我们接风。
我在部队多数时间都是从事文字工作,办公室也少不了写材料。我们当时的一把手局长是在市机关搞材料出身,对材料要求比较高。他看我还有两把刷子,出去调研都叫上我。我每次了解了领导意图,就连夜打印一份调研提纲,所去单位、调研内容、时间安排、参加人员一目了然,提高了效率。一次去新华集贸中心调研在管理大市场中如何发挥X员作用,我主动担负了调研报告的撰写,结果局长很满意,报告在市委内刊发了十页的专题。从此以后,局里重要材料局长都要批到我这把关。局里一支笔的名声就这样落下了。
当然,具体事情远不止这些。一、两年下来,领导和大家都认可了我干工作踏实,有能力,人实在,也就是入了领导的“法眼”,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当然,让领导重视,也不一定必须踏实苦干。有人靠贴近领导、为领导服好务也能得到领导信任(这方面咱不行)。重视也不等于重用。靠踏实苦干受到重视,要想被重用,还要看单位风气、领导是否正派爱才,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等。但不管怎样,这个基础还是很重要的。
付出就有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