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市生态环境局全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利剑行动”推进会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精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利剑行动”推进会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会,更是一次加压奋进的动员部署会。刚才,听取了各县(市、区)的汇报,总体上看,大家的工作是有力的、成效是显著的。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清醒认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利剑行动”的持续深入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扎实开展为两大抓手,向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亮剑,为全市生态安全防线加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方面,执法监管的威慑力显著增强。“利剑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上下保持了执法监管的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了一批主观恶意明显、社会影响恶劣的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在此次专项行动中,累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已超过1800宗,处罚金额突破1.2亿元,实施查封扣押超过500宗,办理限产停产案件超过200宗,移送公安机关适用行政拘留的案件达到260余宗,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案件超过110宗。这些行动不仅有效惩治了违法者,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强大的法律震慑,亮明了市局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守护美好生态环境的坚决态度,让“守法获益、违法受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风险防范的主动性稳步提升。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全市系统坚持“全行业、全领域、全覆盖”的目标,开展了拉网式、地毯式的排查。截至上月底,全市累计排查出各类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点846个,其中被评定为红色重大风险的35个,橙色较大风险的112个,黄色一般风险的699个。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各地均已建立“一企一策”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实行闭环管理。特别是在对化工、重金属、危险废物、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高风险领域的排查中,发现并督促整改了一批长期存在的管理漏洞,例如部分企业环保设施运行记录不完整、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推动了环境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不容忽视。一是部分区域和行业的顽瘴痼疾依然存在。一些传统的高污染行业,违法排污问题屡禁不止,有的甚至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手段更加隐蔽,查处难度更大。二是风险隐患的存量和增量交织。一些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新的环境风险点也在不断出现,对我们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三是工作推进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从刚才的汇报和日常调度情况看,部分县(市、区)在案件查办数量、处罚金额、风险排查深度上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