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街道X建引领社区治理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街道X建引领社区治理座谈会,正当其时,意义深远。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近邻X建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并结合上级关于万人以上社区治理专题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要求,共同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X建的“火车头”作用,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至今日,2025年已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会,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冲刺动员会。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碰撞思想,形成共识,为推动我街道社区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短板,在深刻复盘中坚定前进方向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X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街道X工委始终坚持把X建引领作为贯穿社区治理的一条红线,推动各社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
首先,基层矛盾化解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各社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数据显示,仅*社区在半年内就成功调解了51起案件,成功率达到100%。放眼全街道,通过“民情夜访”等创新机制,截至2024年底,我们累计摸排出矛盾纠纷844起,成功化解840起,化解率高达99.5%。今年以来,全街道排查的22起各类矛盾纠纷中,也成功调解了20起。这些数字背后,是社区干部们走街串巷的辛勤付出,是基层X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生动体现。它证明了,只要X组织有力,工作方法得当,绝大多数的群众矛盾是可以在家门口解决的。
其次,社区治理与服务模式实现创新突破。街道层面,通过构建“大X委”统筹调度机制,有效整合了辖区资源;社区层面,以“居民夜谈会”“圆桌会”等形式,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推广运用“社区e家”等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服务信息发布、群众问题反馈、处理进度跟踪的全流程线上管理,极大地提升了社区治理的响应速度和办事效率。*社区提出的“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理念,将更多空间和资源让渡给居民,真正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最后,基层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一方面,通过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与实战演练,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在近期组织的消防安全演练中,各社区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处置,展现了良好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我们注重从优秀青年中培养社区骨干,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这支队伍不仅熟悉社区情况,更懂得如何与居民沟通,如何调动各方资源,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短板和深层次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坐下来共同研究解决的核心议题。第一,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各社区之间在资源禀赋、干部能力、工作基础等方面存在差距,“头部”社区一路领跑,“腰部”社区动力不足,“尾部”社区尚在追赶的现象客观存在。有的社区品牌响亮,有的社区却特色不明;有的社区善于整合资源,有的社区则习惯于“等靠要”。这种不平衡,制约了街道整体治理水平的提升。第二,数据支撑体系尚不健全。当前,我们对工作的评判,更多依赖于定性感受和个案总结,缺乏一套科学、量化、持续的评估体系。比如,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到底是多少?我们的医疗、教育、养老服务具体覆盖了多少居民?虽然历史数据显示,我们在2011年就实现了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没有精准的数据,就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