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医院医保专题例会暨医保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院医保专题例会暨医保专项整治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院医保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总结上半年医保运行情况,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医保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这次会议既是一次问题分析会,也是一次任务部署会,更是一次思想统一会,事关医院发展的稳定性和长远性,意义重大。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和临床骨干都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用心记、抓紧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深刻把握医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医保工作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我们医院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医保管理工作就是我们医院的“生命线”。近年来,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医保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管理流程不断优化,为保障患者权益、推动医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医保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外部看,国家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空前加强。正如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4年修订发布的《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所明确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协议管理和监督考核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进飞行检查常态化,并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明确释放出“严监管、零容忍”的强烈信号。大数据智能审核与监控技术的广泛应用,让过去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医疗行为无处遁形。欺诈骗保、过度医疗、分解收费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不仅面临着巨额罚款、暂停医保资质,相关责任人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我们必须摒弃任何侥幸心理,深刻认识到医保基金监管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时代。从内部看,我们自身的工作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刚才,医保管理部通报了上半年我院的医保运行数据和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听了之后,我感到心情沉重,也深感责任重大。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红线意识树得不牢。部分科室和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的学习领会不够深入,对医保基金监管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有的同志依然存在“医保的钱是国家的,多用一点没关系”的错误观念;有的认为“只要是为了治病,用什么药、做什么检查都是合理的”,忽视了医保政策的规范性和约束性;还有的甚至将医保管理视为医保部门一家的事,与临床工作关系不大,缺乏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主动性。这种思想上的“松一寸”,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偏一尺”。第二,诊疗行为不够规范,精细管理存在短板。从通报的数据来看,我院当前几项核心指标不容乐观。根据我们上半年的初步统计,全院的药占比为25.8%,虽然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仍高于*省卫健委设定的25%的控制线。耗材占比为18.2%,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一些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其合理性、必要性有待进一步审视。这些数据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在临床路径管理、合理用药、检查检验同质化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例如,病历首页填写不规范的问题反复出现,不仅影响了医疗质量的评价,更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下,直接导致医院的经济损失。部分科室对于入径率、变异率等指标不够重视,随意性诊疗行为依然存在,这既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给医保基金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第三,核心技术有待加强,内涵建设亟需提升。衡量一家高水平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四级手术占比是评价医院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关键指标。今年上半年,我院的四级手术占比为28%,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个百分点,但与同级别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