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精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我市国资国企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持续攻坚,奋力开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刚才,市国资委汇报了全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推进国有资产盘活的总体情况,市市场监管局、XX区、XX区、XX集团、XX担保集团等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和下一步打算,听了很受启发。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把我市的国资国企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坚定不移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ZZ基础,是X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环。今年5月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保持改革定力,迎难而上、持续发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市属国企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发展质效呈现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为实现全市经济争先进位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市属国企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资国企改革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已进入攻坚吃劲的重要阶段。放眼全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各地都在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截至2024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达371.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35万亿元体量巨大,竞争激烈。我们必须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我市内部看,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企业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仍有短板,市场化经营机制还不够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系统性、穿透性、有效性仍需加强。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市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盯目标、持续攻坚、久久为功,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力、控制力、竞争力,为全市“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顺利开局作出更大的国企贡献。
  二、聚焦核心任务,巩固拓展“瘦身、止损、盘活”综合成果
  前一阶段,我市在国企“瘦身、止损、盘活”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动改革扩面、提质、增效,把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巩固好、拓展好。
  第一,要持续放大“瘦身健体”效应。“瘦身”不是目的,“健体”才是根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坚决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要下大力气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让企业组织架构更扁平、管理链条更高效。通过“瘦身”,使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从而真正凸显主业优势,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二,要加速实现“造血增效”转变。“止损治亏”是底线要求,“造血增效”才是长远之策。对于亏损企业,要一企一策,精准施治,通过兼并重组、管理提升、技术改造等多种方式,推动其尽快扭亏为盈。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防止亏损的长效机制,强化预算硬约束和全过程成本管控,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要引导企业从过去单纯依赖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内生式增长,不断增强核心盈利能力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