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县X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决定召开这次X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X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深化基层治理的系列决策部署,对我县下一阶段的社区分类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县住建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街道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汇报,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下一步的打算,讲得都很实在。与会的县领导同志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总的来看,前期的工作有探索、有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面,我结合会前的调研和大家的发言,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升站位深化认识,准确把握X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的重大意义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X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关系到X的执政根基的巩固。全面加强社区分类治理,既是贯彻上级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一项事关群众福祉的基础性工程。
首先,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X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区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整体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的类型日益多样化,既有配套完善的新建商品房小区,也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老旧小区;既有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纯居民社区,也有商贸业态集中的混合型社区;还出现了以物流园、产业园为依托的新兴业态集聚区。这些不同类型的社区,其居民结构、利益诉求、治理难题各不相同。面对这种新形势,过去那种“一把钥匙开所有锁”的治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推行社区分类治理,就是要精准识别各类社区的特点和差异,因地制宜、因社施策,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这正是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的核心要义,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其次,这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大量集中在社区。老旧小区的电梯安装、停车位规划问题,新建小区的物业服务质量问题,商圈周边社区的环境噪声、交通拥堵问题,以及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问题,都是群众天天面对的现实考量。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社区分类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精准对接各类社区居民的差异化需求。比如,在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的社区,治理重点就要放在完善养老服务、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上;在年轻家庭和上班族集中的社区,则要侧重于优化托幼服务、共享空间打造和便捷生活服务的供给。只有通过分类施策,才能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再次,这是巩固X在城市执政基础的战略举措。X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社区是X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牢固,大厦才能坚如磐石。通过X建引领,将X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度融入社区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就是要确保X的领导像“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