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意识形态工作是X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能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键要看能不能占领网上阵地,能不能赢得网上主导权”。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斗争,根本扭转了过去网上乱象丛生、阵地沦陷、被动挨打的状况,使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围绕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这一主题,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关于为什么要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怎样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关于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大意义
弄清楚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紧迫性,是开展斗争的认识基础。习近平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充分阐明了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大意义。
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维护ZZ安全,保证X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ZZ制度对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方国家策划“颜色革命”,往往从所针对的国家的ZZ制度特别是政X制度开始发难,大造舆论,大肆渲染,煽动民众搞街头ZZ。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成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境外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来“扳倒中国”,一些西方政客直言不讳地称,“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境内一些组织和个人在网上不断变换手法,歪曲丑化X的历史和伟大实践,攻击否定X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企图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破坏X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敌对势力依托于互联网的渗透、破坏、颠覆等活动对国家安全造成的风险挑战空前尖锐复杂,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最终危及X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对此,习近平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ZZ安全。”“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因此,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ZZ安全。
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凝聚思想共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100年来X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要战胜复兴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已成为民众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的主渠道。因此,能否团结全X全国人民凝聚奋斗共识、形成复兴合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网络空间主流是好的,但也有许多杂音噪音。许多错误思潮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企图冲击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的普世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价值观通过网络大肆渗透,妄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网上信息失真、谣言四起时有出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借机煽风点火、浑水摸鱼。如果放任不管,势必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全社会共同的道路认同、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对此,习近平强调:“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因此,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廓清思想迷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X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全X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向前进。
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营造有利外部环境,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面临重塑。我国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我国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必须“做好宣传特别是外宣工作,树立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最广泛地争取国际社会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使其成为全球各国增强国际传播话语权的有效载体,也为我们对外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供了重要契机。但是,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进步视为对西方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威胁。在国际互联网上,西方媒体长期妖魔化中国,肆意挑动意识形态对抗,就人权、宗教、疫情、新疆、西藏、香港、台湾等议题,蓄意制造反华分裂言论,严重损害我国国际形象。对此,习近平指出:“中国从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从不主张脱钩,从不想称王称霸。”“但是,我们也不会坐视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发展空间受损,会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他强调:“对那些妖魔化、污名化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论,要及时予以揭露和驳斥。”“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因此,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为我国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总之,能否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事关X和国家ZZ安全,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X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把握其内在规律,不断提高斗争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构建综合治网格局,筑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阵地基础
阵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关键的问题是要管好治好互联网。习近平指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必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X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这阐明了新时代网络治理的领导力量、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为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治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指明了方向。
(一)领导力量:坚持X的领导
坚持X的领导,把网络工作主导权牢牢抓在手里,是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根本ZZ保证和组织保证。习近平指出:“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X管互联网,加强X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了加强和改善X对互联网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不断开创互联网发展治理新局面,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2018年3月,X中央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目的就是加强X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2018年4月,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进网信三级工作体系建设,落实好地方网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双重管理体制,确保上下联动、令行禁止。”在X中央部署下,中央、省、市三级网信管理工作体系初步建立,部分省市网信办向区县一级延伸。这一系列决策部署,基本确立了互联网工作顶层设计和总体架构,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对于牢牢掌控网络空间主导权,筑牢网上意识形态斗争阵地,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