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5年秋季学期教职工大会,校长讲话:守好每一课・聚好每一班・带好每一人
各位老师、同事们:
初秋的晨光里,我们又一次聚在熟悉的会场——这里装着过去一学年的耕耘与收获,更盛着新学期的期待与征程。回望去年,我们看着学生从懵懂走向笃定,看着同事们在讲台前突破自我,也看着学校在大家的携手下稳步向前。今天,我想以四个关键词为锚,和大家聊聊新学期的方向:规范筑根基,质量强底气,育人守初心,成长共前行。
一、教学规范:守住教育的“定盘星”
教育从来不是“即兴发挥”的艺术,而是“精雕细琢”的匠心活,规范就是这份匠心的底色。无论教育理念如何更新,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这五个环节,始终是我们不能松的“底线”。
1.备课要“扎进学情里”
教案不该是锁在抽屉里的“旧文档”,而该是跟着学生走的“动态方案”。有的老师教案沿用五年,却没发现一届届学生的认知起点早已不同;有的老师课件做得像动画短片,却没思考“这个知识点,班里基础弱的孩子能跟上吗”。建议各教研组试试“三问备课法”:这节课的目标,是不是能让80%的学生真正掌握?设计的互动,能不能让沉默的孩子也愿意开口?课后的反馈,能不能精准找到学生的“知识漏洞”?
2.课堂要“落在真学会上”
一堂好课不用多花哨,关键看学生有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从“听不懂”到“能讲清”,从“会模仿”到“能应用”。别把“满堂灌”当成“高效”,那是偷懒的借口;别把“表演课”当成“创新”,那是脱离教学本质的作秀。请记得:课件再精美,不如学生眼里闪过的“我懂了”的光;环节再紧凑,不如抛出一个让学生愿意争论的“真问题”。
3.作业要“对准需求去”
“把每一节课讲扎实”,是我们对职业的承诺;“把每一个班凝合力”,是我们对团队的担当;“把每一个人带成长”,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这份敬畏,藏在每一份精心设计的作业里。
作业不该是“一刀切”的负担,要分层、要靶向、要及时反馈。就像数学组的“错题靶向训练”,不是让学生抄十遍错题,而是把班级高频错误整理成“专项练习”,针对性突破;语文组的“作文面批轮换制”,让每位学生每周都能得到一次一对一指导,从“语句通顺”到“情感表达”,逐句打磨。这样的作业,才是帮学生成长的“梯子”。
二、质量提升:跳出“苦劳”做“有效”
我们都见过凌晨的办公室,也摸过堆满作业本的讲台——老师们的辛苦,全校都看在眼里。但教育的质量,从不是“用时间堆出来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