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乡镇纪委作为最基层的X内监督机关,是构建国家监督体系的第一块基石,也是制约公权力滥用的第一道防线,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领域、多个环节。这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兼顾的方法,突出重点,靶向监督,优先解决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书写监督这篇“大文章”。
一、紧盯“重点人员”,同级监督敢于发声。乡镇层面ZZ生态的好坏,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这个地方的X政班子怎么样。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落实什么样的举措、用什么样的人,鼓励什么、崇尚什么,都具有导向意义,即使是一个点也会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所以,如果他们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工作作风严实深细,毫无疑问,就会激励其他X员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反之,X委松一寸,村两委就敢松一尺。
可见,加强X内同级监督之于全面从严治X的战略意义重大。纪委与同级X委不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现实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乡镇纪委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同级X委不会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而实际上乡镇纪委敢于监督乡镇X委恰恰是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体现。乡镇纪委书记要理顺纪委与X委的关系,挺直腰杆开展监督工作,敢于“唱黑脸”,不怕得罪人,坚决摒弃班子成员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主义”。
同级监督既要硬也要实,既要增强权威性,也要提升针对性。乡镇班子成员各有分工,有分管重要工作的“忙碌型”,有分工较少的“悠闲型”。针对“忙碌型”干部,立足监督的再监督,重点关注分管领域的工作开展是否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