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淮南日报/2025 年/6 月/11 日/第 002 版综合新闻
凝聚“ 银发力量” 培育时代新人
——大通区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朱庆磊
今年“ 六一” 儿童节,大通区举办了“ 老少共话传薪火,童心向X庆六一” 联欢活动。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现场向 82 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代表发放了书包,送上了对孩子们的关爱与祝福。这批学习用品是用大通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戴延云荣获“ 全省离退休先进个人” 奖励的 3000 元、退休老干部王宗荣捐资的 1000 元、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永寿捐资的 100 元购买,体现了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的深厚情怀。
凝聚“ 银发力量”,培育时代新人。近年来,大通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身心健康发展、成长成才帮扶等方面下功夫,奏响了立德育人、铸魂育人的动人乐章。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关工委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四届被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 X是阳光我是苗” 少幼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2025 年被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授予“ 全市发挥正能量作用突出的离退休干部集体”称号。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关心下一代工作“ 四梁八柱”
大通区坚持“ X建带关(工委)建”,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强规范,推进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密织关工网络。按照“ 哪里有X组织,有老同志和青少年,就在哪里建立关工委组织” 的原则,在全区三镇一乡一街道和村、社区及部分企业成立关工委组织 76 个,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工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