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湘潭日报/2025 年/6 月/11 日/第 002 版要闻
文明之笔绘就雨湖组工新画卷
——解码“ 全国文明单位” 雨湖区委组织部的创新实践
本报记者 陈静 成瑶
从书香弥漫的“ 组工书屋” 到稻浪翻滚的振兴田间,从“ 点亮微心愿” 的暖心帮扶到“ 红润雨湖” X建品牌的基层治理创新,文明理念如春风化雨,深深融入雨湖区组织工作的血脉。,会员享受50万+ 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5 月 23 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 ,中共湘潭市雨湖区委组织部荣获第七届“ 全国文明单位” 称号。
在思想建设中渗透文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走进雨湖区委组织部,“ 组工书屋” 内书香弥漫,这片由阁楼闲置空间改造的阅读天地,陈列着千余本报刊书籍,成为干部们随时充电的“ 精神粮仓”。开放式的“ 组工书屋” 也成了保安大叔、保洁阿姨的一隅“ 天堂”。“ 有了这个书屋,看书方便,夜间值班变得美妙多了!” 保安老张的感慨道出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
创新学习载体无处不在。走廊上,昔日不起眼的电表箱被巧妙改造为“ 扫码就学” 智慧角。“ 叮咚” 一声,干部们扫描二维码,即可在走廊一览组织工作方针政策,淬炼思想的“ 红色课堂”掌中可看、触手可及。
X员干部示范引领是关键。雨湖区委组织部坚持“ 关键少数” 带头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 三会一课” 促学、新时代组工大讲堂覆盖学等形式,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业务骨干办讲堂,全体组工干部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理论宣讲的触角更延伸至基层末梢,组织全区 24名理论宣讲员开展“ 送学上门” 活动,累计深入 134 个村(社区)举办宣讲 500 余场次,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让X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