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宝鸡日报/2025 年/6 月/9 日/第 001 版
中共宝鸡市委关于十四届省委第五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4 年 3 月 11 日至 5 月 20 日,十四届省委第五轮巡视第九巡视组对宝鸡市委开展了巡视。2024 年 6 月 28 日,省委第九巡视组向宝鸡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 更新
一、组织落实整改情况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省委巡视反馈会后,市委立即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及专题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部署巡视整改落实工作。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巡视整改的安排部署、统筹指导、督查督办等工作。各责任部门紧跟市委部署,对标对表、主动担责,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整改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清单台账,明确整改举措。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台账,对反馈问题逐条逐项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牵头市级领导和责任部门,进一步压紧夯实整改任务。召开常委班子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推动整改走深走实。
(三)严格督导检查,推动真改实改。先后到县(区) 、市级部门和企业开展调研,针对巡视反馈的民生保障、创新驱动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问题,与干部群众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建议。坚持每月召开整改工作调度会议,逐一听取整改进展情况汇报,研究整改措施,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每月收集汇总整改进展情况,及时更新进度,跟进督促整改,确保反馈问题条条整改到位、件件落实见效。
二、巡视反馈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关于加强上轮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方面。一是编制市区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及管理办法,引导产权单位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 4 处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位 801 个,在市区道路两侧施划停车泊位 1.4 万余个,在 40 条道路两侧设置夜间限时免费停车泊位 1.2 万余个。二是成立城市治乱疏堵工作领导小组,每日抽调 300 余名机关警力下沉到重点路口路段疏导交通,精细化系统化管理公交线路、站台、专用车道、信号灯 80 余条(处),实行“ 潮汐车道”、“ 可变车道”、“ 网格线”等 48 处,有效提升通行效率;成立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建立“ 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云”,2024 年 8 月底推广运行以来,累计视频快处交通事故占轻微财损事故 70%以上。三是持续
优化施工方案,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建成 6 条城市快速干道二期匝道,贯通 20 条断头路瓶颈路,
88 个开挖工程均做到快速开挖、高效修复、及时畅通。四是印发《“ 高效办成一件事” 实施方案》,纳入涉企经营、教育入学等 21 项审批事项;制定《水电气暖信等接入外线工程并联审批实施方案》 ,实现市级设施类审批事项一次申报、联合踏勘、统一出件;开展随意增加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 超时审批违规行为排查整治活动, 编制审批标准化工作规范 439 项。 五是制定 《2024—2028年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意见》 ,开展全市年轻干部配备情况年度通报,督促抓好年轻干部配备;全面梳理近年来全市年轻干部工作情况,加大优秀年轻干部调整配备力度。
2.关于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方面。一是围绕做强做优产业集群,开展“ 十五五” 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出台《宝鸡市工业园区建设指引》 ,加快陆港高端汽车零部件、科技新城等产业园区建设,吸引中小企业入园集约化发展;举办羊乳产业推介会、国际酒业展览会、全省汽车产业链对接大会等各类展销活动,扩大企业知名度;建立重点企业台账,开展“ 一月一链” 投融资活动,企业数量和贷款总额均名列全省第一;每月召开工业经济调度会议,通报产业链发展和企业反映问题办理情况,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 11.7%;全市省级特色专业园区达到 8 个,居全省第一,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 5 个,居全省第二;“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 成功入选 2024 年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推动钛产业链质效提升,围绕项目申报、品牌创建、新产品认定等方
第 1 页 共 5 页

面,出台钛及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发展政策支持措施,实施“ 六大工程”,鼓励支持钛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力度。三是加快推动企业梯队发展,建立骨干企业培育台账,聚集人力财力,重点服务支持,推动企业晋档升级。
3.关于推动产业链发展方面。一是坚持推进“ 群长+链长” 制,全面落实 13 条产业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市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抓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市级相关领导包抓 13 条重点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配套企业,通过供需对接、投资(参股)混改、并购重组等方式延链补链强链, 提升产业链安全稳定水平。 2024 年各产业链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62 户、 国家 “ 小巨人” 企业 5 户。二是聚焦钛及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产业,把项目申报、资质评定、奖补政策、融资贴息等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链倾斜。三是整合调整产业链设置,加大链主企业培育,壮大机器人产业链规模,已向省工信厅报送了钛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招商活动方案,争取产业链招商资金支持。
4.关于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方面。一是建立领导包抓秦创原(宝鸡)创新港推进机制,先后召开 4 次调度会,目前已完成土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规划定位方案、项目 EPC 工程总承包招标、全套施工图纸设计等已通过审查,项目现场已完成施工围挡、地质勘探、厂房基础开挖等工作。二是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现已实质运行,2 个市级科研平台已获批;发挥科创基金作用,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三是认真落实《宝鸡市科技创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发挥科创基金作用。四是严格落实《宝鸡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暂行) 》及《实施细则》等科技创新政策,梳理形成 2023 年度宝鸡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政策拟兑现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