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科技报/2025 年/6 月/11 日/第 015 版理论
省属高校巡察提升思想ZZ教育工作实效的策略研究
吉林医药学院X委巡察办公室 郭子毓
摘要:新时代巡察常态化与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之间的联系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强化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监督, 特别是加强对高校思想ZZ工作的检查与引导, 建立的常态化巡察机制。这一机制的目标应概括为:一、强化对高校的领导,加强组织在高校中的领导地位,确保高校思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加强监督与整改,通过巡察,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尤其是在思想ZZ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三、落实廉政建设,确保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支持廉政建设,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坚定原则的青年学子。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三个目标,本文将主要分别从巡察视角和思政教育视角进行分析,从而找到二者契合点,提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优化之路。
关键词:新时代巡察;思政教育体系;高校巡察常态化
新时代巡察常态化能引导高校思政工作的正确发展,对思政教育体系优化具有显著意义,探究新时代巡察常态化的背景下优化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路径,发挥好巡察常态化的监督检查作用,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推动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新时代巡察常态化的内涵以及对于思政教育体系优化的意义
新时代巡察常态化,指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组织通过常态化的巡察机制对各级组织、领导干部,特别是高校等基层单位进行监督检查[1]。这一机制要求定期、常态化地开展监督检查,而不再仅仅是应急性的检查或突发性任务。具体而言,新时代巡察常态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首先是常态化的巡察工作。巡察工作不再是偶发性的,巡察工作将成为工作常态。不同于过去的偶发巡察,新时代巡察常态化指的是定期的、持续性的巡察活动。巡视与巡察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持续地检查,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推动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的深化。
其次是全覆盖的监督检查。 新时代巡察常态化强调对所有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覆盖, 包括高校、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巡察的目标是确保ZZ生态的清明,特别是在廉政建设、思想ZZ工作等方面,不留死角,确保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而新时代巡察常态化对于思政教育体系优化的意义则是在探索体系优化之前必须认识到的
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思想ZZ教育的全面领导
在新时代背景下,巡察工作的常态化显著增强了对高等院校思想ZZ教育的领导地位。通过这一常态化的巡察机制,组织能够及时掌握各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情况,确保方针政策和教育理念得到准确地传达与落实[2]。
首先,确保思政教育的方向始终正确。巡察工作能够确保思政教育的内容与理论和方针保持
一致,防止教育工作偏离基本方针,从而确保思想ZZ教育始终坚持正确的ZZ方向。
其次,强化组织的ZZ责任。巡察的常态化促使高校组织更加重视并承担起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通过内部监督,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在思政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二)发现并解决思想ZZ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的巡察常态化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旨在及时发现并解决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第 1 页 共 5 页
和突出问题。
通过系统检查,巡察能够揭示思政教育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发现教育形式单一或教学方法过时等问题。例如,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程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兴趣不足,教育效果不理想。
此外,巡察还能够纠正形式主义问题。某些高校的思政教育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巡察常态化能够及时发现这种情况,并督促其进行整改。例如,部分高校的思想ZZ工作可能流于形式,巡察通过反馈机制,要求加强实践性与互动性,改进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三)推动思想ZZ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创新
巡察常态化不仅是监督机制,更是激发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动力。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日益发展
的今天,思政教育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以保持其时代性与吸引力。
新时代的巡察常态化推动思政教育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更新,确保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战略(如“ 中国梦”)及时代发展高度契合。例如,如何将思政课程与“ 一带一路” 倡议、现代科技等当代热点紧密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