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咸阳日报/2025 年/6 月/9 日/第 003 版要闻
中共咸阳市委关于十四届省委第五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4 年 3 月 11 日至 5 月 20 日,省委第十三巡视组对咸阳市开展了常规巡视,6 月 26 日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X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市委组织落实巡视整改情况
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把巡视整改作为严肃ZZ任务和有力工作抓手,及时成立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市委常委会 10 余次跟进研究,切实做好巡视“ 后半篇文章”。市委主要领导扎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认领和推动 8 项整改任务,认真组织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多次听取有关汇报,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履行“ 一岗双责”,并指导成立督查组开展 2 轮专项督查,促进了巡视整改走深走实。
二、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截至目前,巡视反馈的 33 个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 27 个、制定的 121 条整改措施已完成 113条,剩余 6 个问题、8 条措施正在有序推进当中。
(一)已完成的整改事项及整改结果
1.在深化理论学习和放大比较优势方面。一是严格将“ 第一议题” 制度落实到每一次市委常委会会议,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4 年以来举行集中学习 16 次,其中研讨交流 14 次,中心组成员人均撰写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等 15 篇。三是重点挖掘放大咸阳区位、产业、开放、文化四大优势,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2.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一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 西部名市丝路名都” 赋能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改革事项 359 项;召开市委务虚会、市政府务虚会和一系列专题会议,进一步完善全市今年乃至“ 十五五” 时期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思路举措。二是2024 年抽取 5 个县市区和 10 个市级部门,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情况专项督查,在全市范围通报情况。三是注重发挥主体作用和承接功能,以十大示范性工程为牵引,推动西安—咸阳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 七个一体化” 取得新成效。四是出台《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 》 ,明确 6 个方面 20 项量化指标。五是设立科技成果转化“ 春种计划” 项目,举办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发展大会暨第三届“ 人才兴咸”大会,西安交大创新港咸阳新区项目成功签约落户。
3.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方面。一是今年实施科技创新提升项目 45 个、总投资 284.7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99.1 亿元,项目个数、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占比分别较 2024 年提高了 7.9、10.3、
14.3 个百分点。二是制定出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 ,加快改造提升纺织、建材、食品、能化等传统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做强新型显示、新型电力和输变电、现代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创新政策培育布局人工智能、光子、氢能等未来产业,电子显示、中医药 2 个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获批建设。三是深入实施“ 登高、升规、晋位、上市” 四个工程,2024 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 1251 户、居全省第 3 位。四是提速打造咸阳(彬州)高端能化产业基地,加快完善杨家坪煤矿初步设计,2024 年清洁低碳能化产业链企业达到 109 户,总产值 1095.4 亿元、增长7.8%。五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立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咸阳高新区 AI 创新港建成运行,2024 年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 151 户、数字产业产值 364 亿元。
4.在扩大对内开放方面。一是举办“ 咸” 通五洲“ 链” 聚四海——咸阳招商特别号系列招商
第 1 页 共 6 页
活动,建立重点产业链项目库,落实市级领导上门对接、跟踪洽谈、动态包抓等工作机制。二是组织回访近 3 年招引落地的 60 余家重点企业, 实地走访 53 家省内大型企业、 26 家异地在陕商会,促进成立 12 处民营企业交流联络处。三是发布 7 大场景 50 个招商投资机会,举办新质生产力招商推介暨重点产业链项目签约大会,签约项目 61 个、总投资 494 亿元。四是出台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评估实施办法,建立了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评审专家人才库。五是开发“ 咸阳招商信息库” 小程序,广泛收集咸阳籍乡贤信息,搭建交流平台。
5.在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方面。一是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编制产业链提升图谱、招商图谱和产业链分布地图。二是聘请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分析我市产业链弱项短板,努力在补产业短板、补产业空白方面寻求突破。三是制定促进中医药发展《若干规定》,引导中医药领域技术、人才、资金等向 3 个医药产业园集聚,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共建中医药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
6.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方面。一是搬迁改造城区散乱低效企业 102 家,完成长庆石化外围迁改工作。二是完成兴化集团 15 项安全环保改造和外部 187 户居民搬迁,异地迁建项目已完成选址备案、环评、能评等报批工作。三是指导督促矿山企业落实采空区修复主体责任和治理义务,根据沉稳及损毁程度“ 一对一” 制定了修复方案。四是督促完成火石咀煤矿、小庄煤矿、胡家河煤矿采空区和沉陷区修复治理 11.78 平方公里并通过验收。
7.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方面。一是推动彩虹二路高架桥竣工通车,彩虹一路跨渭河大桥开工建设。二是改造老旧小区 177 个,建成雨污分流管网 16.4 公里,开放钓鱼台等 3 个城市公园、新建 7 个口袋公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8.5%。三是狠抓“ 千万工程”,建立县城暨小城镇建设季度观摩机制。四是启动实施 400 套保障性住房建设,收购 3497 套存量商品房用作回迁安置房并已获住建部批复。五是全面实行“ 实际工作+实际居住” 落户政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61.55%。
8.在文物保护传承和文旅深度融合方面。一是落实文勘前置政策,实施乾陵、昭陵等 20 个文物保护修缮工程,8 个文保工程项目计划获国家文物局支持。二是编制咸阳市馆藏壁画保护修复方案并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完成文保中心文物库房室外环境整治提升等 4 个项目建设。三是扎实推进文旅融合“ 三线三链”“ 百镇百品” 建设和“ 引客入咸” 计划,发布城市印象之旅等 20 条“ 西线游” 精品线路。四是乾陵成功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袁家村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咸阳博物院、乾陵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五是举办“ 逛咸阳” 系列活动 500 余场,古渡廊桥秦文化数字光影演艺空间投入运营,“ 秦时明月 梦回咸阳” 秦文化城市夜游项目全面开启。
9.在推进城市建设方面。一是修订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施工、监督、验收流程及标准。二是加大与铁路部门、西安等地沟通协作力度,2024 年打通彩虹二路等
13 条“ 断头路”。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发布城建工程进展情况,加强“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市长信箱工单办理,回应社会关切。
10.在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设施配套短板方面。一是积极构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