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5 年/6 月/23 日/第 007 版清风
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 校园餐” 领域专项整治,精准发力,严惩“ 校园餐” 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力守护学生“ 舌尖上的安全” ——
筑牢校园“ 食安” 防线
本报记者 江敏
“ 校园餐” 关系学生健康成长,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牵挂,学生能不能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健康,是家长眼中的头等大事。今年初,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公报提出,2025 年,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化“ 校园餐” 等方面突出问题整治。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 校园餐” 领域专项整治,精准发力,严惩“ 校园餐” 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力守护“ 校园餐” 安全。
创新机制
数字赋能监管
“ 过去总想询问学校食堂的食材是否新鲜、餐食的制作过程,现在家委会参与监督,各种实时画面在智慧监管平台上都一目了然。” 在芜湖三山经开区,一名学生家长在参加“ 云” 监督后深有感触。
今年以来,三山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持续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启动“ 智慧监管平台”,实时上传食堂操作视频、检测数据等信息,实现“ 线上+线下” 双线监管。
“ 用好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着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是回应家长关切的切实手段。” 三山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专项整治以来,三山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联合职能部门共开展专项检查 61 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 39 项。并强化全流程监管,责任“ 到人到事”,邀请家委会参与监督,推动全面建立食材溯源、定点采购及集中配送等台账。
“ 校园餐” 一头连着学校,一头牵着家庭。一些不法分子从学生口中夺食,群众有切肤之痛。各地依托数字化手段,在实现监督关口前移的同时,推动职能部门打造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
六安市农村义务教育食堂多,就餐学生数量大,如何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学生身上是监督的重中之重。六安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推广学校食堂智慧监管平台,学生在“ 刷脸” 就餐的同时,系统自动完成身份验证与就餐次数统计,家长也可以随时查看消费明细,既避免人工统计滋生“ 人情单”“ 糊涂账”,更从源头上杜绝公款私存及挪用、虚报冒领补助资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