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 年/6 月/30 日/第 007 版新作为
勇挑重担

敢打硬仗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副主任张凯
本报记者 高参参
在今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有一名来自宁夏的纪检监察干部,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副主任张凯。面对大家的祝贺,张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逊,他说:“‘ 全国先进工作者’ 的荣誉,既是对我的鼓励,又是对我的鞭策,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绝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支持⋯⋯”
自 2012 年考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张凯先后在监督检查室、机关X委、第七审查调查室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爱岗敬业、担当奉献,组织、主办或参与办理有重大影响的区管干部案件、问题线索 80 余件,并多次被上级抽调参与重大事项监督和重点案件查办,为全面从严治X、X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张凯获得了首届自治区“ 最美公务员”、“ 全区优秀共产X员” 等多项荣誉;“ 五一” 前夕,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 只要肯下苦功夫,就没有攻不下的‘ 娄山关’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职务犯罪呈现高智商、专业化的特征,审查调查难度越来越大。对此,张凯经常鼓励自己:“ 办案就要保持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只要肯下苦功夫,就没有攻不下的‘ 娄山关’ 。”
有一次,张凯参与查办一起跨境职务犯罪案件。审查调查对象不仅受贿手段隐蔽,而且与相
关涉案人员串供、销毁证据,给案件查办带来不少困难。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流逝,作为专案综合组跨境问题审查调查牵头负责人,张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一边组织协调相关跨境调查事宜,一边与同事们一起夜以继日地翻译、分析 3000 余份英文资料。在此基础上,他对 30 多类几万条英文信息逐项深挖比对,与境内相关证据进行多轮次关联论证,并结合审查调查情况,撰写了 3 万余字的翻译分析报告,制作了百余页的分析套表。
在张凯和同事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多条重大问题线索逐渐浮出了水面,专案组初步掌握了审查调查对象通过委托持股、对冲换汇、信托管理、虚构贸易背景等方式向境外转移资金的方式和手段,摸清了资金来源和去向。审查调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娄山关” 终于被攻下。
张凯回忆说,那段时间几乎都是一坐一整天,一熬一晚上。颈椎疼得受不了,他就把电脑显
示器垫得高高的;眼睛干得受不了,他就打盆热水用毛巾时不时地热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