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法制报/2025 年/7 月/1 日/第 001 版
清风吹拂果满枝
——纪检监察护航乡村振兴产业纪实
首席记者 汪波 通讯员 李秋苒 李颜伶 唐睿 姚正芳 夏丽凤 张祖雄 胡
晓霞 赵丹 王元春 陆友维
陆良县纪委监委紧盯惠农政策落实、特色产业发展、涉农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加大实地走访力度,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深入排查问题线索并及时核实处置,以精准监督助力乡村振兴。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
金沙江畔,丽江市古城区金江乡江边村的百香果种植园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藤蔓间垂挂的果实如绿宝石般晶莹,村X总支书记吴桂香正带着村民采摘分拣。“ 以前各家单干,品质参差不齐,现在合作社‘ 三统一’ 管理,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两成。” 她的话语中透着收获的喜悦。
这转变源于一场“ 田间问政”。2023 年,古城区纪委监委在走访中发现,分散种植户因缺乏技术指导,常出现果实不饱满、病虫害泛滥和滞销等问题。随即推动建立“ 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双轨机制,农业农村部门派驻专家驻点指导,让小小果实搭上科技快车。
“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技术。” 看着挂满枝的百香果,心里乐滋滋的吴桂香说,群众的果园年产量提高了一倍。
在景洪市普文镇,3000 亩小糯玉米地翻滚着绿色波浪。加工厂里,岩糯和工友们正将金黄的玉米棒装车。“ 日薪 260 元,工资当天到账,比打零工踏实多了。” 他的口袋里,工资条与玉米清香一同“ 装” 着全家的幸福。
这背后是监督全周期护航:从 2021 年企业落地时的用地审批跟踪,到 2022 年生产线扩建的资金专项审计,再到如今“ 订单农业” 模式的落地核查,纪检监察干部用脚步丈量每个环节的廉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