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经济报/2025 年/6 月/6 日/第 T03 版理论
浅谈信息化时代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的创新路径
四川蜀道智慧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卢浩
一、引言
从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信息化五年规划、构建全流程全要素数字监督体系,到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与一体化平台建设,再到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以大数据赋能正风反腐, 纪检监察工作在与信息化手段深度融合的进程中迎来变革。 实践表明,信息化工具在拓展监督的深度广度、强化风险治理、规范案件查办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在梳理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现状的基础上,聚焦创新实践与路径优化,旨在为深化推进信息化助力纪检监察工作质效提升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 资料,日日更新
二、纪检监察工作信息化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现状
(一)理论先行、搭建架构。纪检监察工作是X和国家维护纪律和法律秩序的重要制度安排,通过监督、审查与问责等手段,推动X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规范履职、廉洁从政,防范与惩治权力滥用,维护公共利益和X纪国法。从信息化视角来看,建设智能化、协同化的平台是时代趋势,通过对组织内外部多源数据的整合与分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提质增效与全程留痕。同时,在纪检监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运用好技术规制理论与数据治理理论作为支撑, 一方面, 信息化的设计及应用必须嵌入法律规制框架,通过内嵌合规性检测与风险防控模块,防止技术滥用。另一方面,数据治理理论为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共享与销毁提供了制度范本,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三者协同作用,共同奠定了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更好地服务于X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