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韶关日报/2025 年/6 月/24 日/第 A01 版
文明新风拂乡村
产业兴旺谱新篇
——武江区重阳镇水口村荣获“ 全国文明村镇” 称号纪实
韶关日报记者 吴嘉宁 通讯员 陈励
在武江区重阳镇东北部,有一个美丽的村落——水口村。这里,因“ 两河交汇” 得名,悠悠流淌的河水孕育出独特的龙舟文化,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 龙舟之乡”。近年来,水口村以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首批典型村创建为抓手,将乡风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 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 的乡村发展新路径,今年 5 月 23 日,重阳镇水口村荣获“ 全国文明村镇” 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其不懈努力的最好见证。
农旅融合激活“ 美丽经济”
如今的水口村,依托千亩油菜花基地、六记兰花基地、水上运动基地等特色资源,走出了一条“ 农文旅” 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400 亩的六记兰花基地,是韶关最大的单体兰花种植基地。走进基地,一盆盆兰花争奇斗艳,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我们通过科学培育,主要种植、开发和销售春兰、蕙兰、墨兰、豆瓣兰等八大类共 175 个品种的兰花,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基地负责人介绍道。除了兰花种植,基地还积极发展观光、科普等产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选购。
每到春天,千亩油菜花田便成为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油菜花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游客们招手。“ 从四面八方赶来赏花的游客可多了,去年来游玩的游客超 5 万人次。” 水口村委X总支书记张纯艳说道,“ 这不仅带动了村里的人气,还让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 依托油菜花田,水口村科学实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形成了“ 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 的大地农田艺术景象,还举办了“ 农民丰收节”“ 端午龙舟文化旅游节” 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带动民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 近三年,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 40 万元增长至 120 万元,带动村民就业 100 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 1 万元。